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安徽网库讯:大观区“四个强化”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作

2021-03-01 12:12:58 来源: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潘兴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大观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厚植美丽生态根基,“四个强化”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作,绘就绿水青山美丽新画卷。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到位,在“领”字上下功夫。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果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乡镇党委、村居支部(党总支)细化工作部署,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一手抓、联村干部到村指挥、党员干部包保到户的纵向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重点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短板问题,推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各项行动落实落细。如海口镇南埂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果做为软弱涣散村摘帽中基层党建重要内容,通过党建引领,村居面貌焕然一新,成效明显。
 
  二是强化群众参与共建,在“引”字上出实招。突出群众参与,注重共建共享,项目确定采用竞争申报和审查批准机制,重点支持村民意愿强的中心村。项目批准后,及时成立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及项目专班,并组织“三会一班”成员及村民代表赴周边参观学习,让群众亲身感受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从思想上提升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从而实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项目规划尊重民选,坚持开门编规划,如海口镇巨网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工程,通过召开中心村村民大会、入户征求意见、规划初稿上墙公示等方式,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实现项目供给和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特别是对反映地方文化特征的标志标牌和文化场馆等规划设计,鼓励群众参与,吸纳民间智慧,获得广泛认同。
 
  三是强化乡土文化元素,在“挖”字上做文章。突出乡土元素,注重文化挖掘,坚持生态固本,把环境保护和修复放在优先位置,落实原貌整治,最大限度地少填塘、少砍树、少拆房,放大山水田林湖自然要素的优势。加强雨污分流、沟塘清淤、地下管网、道路建设等设施建设。
 
  坚持文化塑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传承乡土味道和民俗风情。如海口镇镇江村设立村史馆,深度挖掘、提炼和传承村史文化。
 
  四是强化专项整治,在“治”字上求突破。突出人居环境,注重专项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专项整治工作为抓手,从村庄环境整治抓起,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提升行动。
 
  实行环卫市场化运营,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区处理”的收运方式,建立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经及时清扫、收集,做到日产日清。
 
  科学确定污水治理方式和技术,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如海口镇培文村、河港村推行微动力+生态处理工艺,中心村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大力推进无害化卫生改厕,做到应改尽改,消灭旱厕。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重点对垃圾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畜禽粪便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与商户、村民签订“门前三包”协议,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工作,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典型评选等方式进行激励引导,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民文化教育,树立文明新风。
文章来源: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潘兴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