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僧多粥少,一位难求”,是省城许多车主的共同感受,记者从合肥市城市泊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城泊”)了解到,目前省城共有路边停车位6.9万个,停车位缺口达到了30万个,按照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1.2:1的合理比例来计算,省城至少有25万辆车无处可停。
“停车难”位居十大痛点之首
2018年7月,合肥市启动数字经济发展痛难点征集活动,寻找市民周边的城市生活痛点。经过一个月的征集调研,截至目前最受关注的十大痛难点已出炉,“车位少停车难”位列痛点排行榜“榜首”。很显然,“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合肥人内心最深的痛,解决停车难问题势在必行。
合肥城泊告诉记者,“停车难”问题不仅是省城一家之痛,当前,由于停车位历史缺口严重不足,国内制定实施的停车政策多以增加停车位供应为指导原则。在原有规划基础上,车辆增加,停车问题不可避免。“现在合肥有路边停车位6.9万个,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小区停车场等路外停车泊位,但是停车位缺口目前已经达到了30万个。”据介绍,按照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1.2:1的合理比例来计算,省城至少有25万辆车无处可停。
“三大系统”助力缓解停车难题
为了缓解“停车难”,目前合肥城泊自主研发并进行管理的三大系统: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城市智慧停车诱导系统、车辆违停抓拍预警系统。通过分级停车诱导屏和“合肥停车”APP有效整合停车资源,打破停车信息孤岛,实时发布停车场(库)位置、空余车位数、收费标准等信息,方便市民规划行车路线、有效有序停车、为政府部门出台停车政策、制定城市规划、有效管理交通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2015年,合肥城泊开始建设智慧停车系统,将市区路内泊位和路外停车场纳入范畴,实现路内泊车位、路外停车场、城市诱导、充电桩、共享停车等五合一综合管理。诱导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路内泊位及路外停车场的车位数据,通过信息化云平台及时快速地将数据发送至路边诱导屏及“合肥停车”APP客户端。可以有效减少驾驶人因寻找停车位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停车设施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停车难,规范交通秩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此外,合肥城泊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开发,通过全国首创的“泊管员+文明停车劝导员”模式,协助开展路面停车秩序管控,整治占道违停现象。
人大代表呼吁大力发展智能停车场
2018年,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工业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檀结庆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大力建设智能化停车场,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檀结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城市通过建设智能化停车设施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例如,安徽省铜陵市通过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各种智能化停车设施建设,2017年投入使用的“淮河路智能立体停车楼”,不仅颜值高而且智能味十足,已成为地标建筑。该停车楼总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外观设计为两个独立的圆筒形,建筑总高度约39.8米,地上建筑共15层,可提供停车泊位200个,存取一次车辆平均用时只需一分钟。
谭结庆认为,规划建设智能化停车设施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定价,以能接受的收费价格,吸引市民停车。“以合理定价引导市民充分利用智能停车场泊车,同时有计划按步骤逐渐取消路内停车场,并及时出台城市泊车相关管理规定”。
立体车库:一分钟就可以停车完毕
在环城路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里一直是停车的难点地段。“以前来医院车位太难找,只能停的附近商场,非常不方便。”一位车主说道。从2018年开始,一座立体车库开始投入使用,管理人员叶师傅介绍,这座车库总共设计12组120个机械式停车泊位,24小时对外开放。
4月18日上午,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一位车主按下立体车库停车键后,车库链条开始转动,自动将空余的车辆托盘旋转至一层,车主将车辆开上托盘,根据前方指示灯,停正车辆,取完停车卡就可以离开,整个操作过程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十分方便。叶师傅告诉记者,目前立体车库的使用率基本上是满负荷运转,早上7点左右就基本停满,但车位周转非常迅速,一般五分钟之内就会有车位空出来。
一位车主说道,立体车库相比地面车库,不需要倒车入库或者侧方位停车,对于新手司机来说非常友好,只需将车辆方向打正径直驶入,前方指示灯由绿变红即代表车辆已经停好,而且还设置了镜子辅助车主停车,对一些女司机来说十分方便,而且价格也不贵,停车两个多小时只要6元钱,比在路边到处找空位要方便多了。
记者联系了一家立体智能车库生产厂家,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车库在合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公司在合肥市各个小区、商场、医院等,共建设4000个立体停车位,还有5000个立体停车位目前在谈在建。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这种立体车库对车辆体积还是有一定限制,一些大型SUV就不太方便停放,厂家也表示以后会设计一些加大车位,方便大型车辆停放,还会配套一些新能源车辆充电车位,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