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投桃报李,结草衔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自古尊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行动感恩他人,回馈社会。蒙城县乐土镇屈庙村大张庄张西队的张洪青以他最简单平凡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于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俺以前家里穷,一年就依靠几亩地的收成,农闲时候打点零工,小孩上学,老人看病,穿衣吃饭,样样需要花钱,亲戚朋友都借个遍,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得很艰难,2014年底村里给俺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学有补助,看病能报销,还给俺在村里找到一份工作,月月都有工资,2017年俺就脱了贫,多亏了政府和村的帮助,要不然俺还摘不掉穷帽子,现在俺要报党恩,多为村里干点实事,多付出点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张洪青自豪地对着村书记说着。
张洪青家里有六口人,四个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4岁,因为给父亲治病花了不少钱,欠下一大笔债,孩子还要读书,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村两委了解详细情况后,给他家申请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干部为他制定了一户一方案,通过光伏分红、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及“扶智”“ 扶志”相结合,增加他的收入,帮助他家脱了贫,脱贫后的张洪青为了回报社会,积极参加村里公益活动,为村民做好事,做实事,在平凡的劳动中彰显了他的爱心。
脱贫始终不忘党恩,平凡干事回报社会,所以村里的公益性工作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去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张洪青首当其冲,冲锋在前,在值守卡点值班看守,无论是阴雨连绵,还是风雪交加,他都坚持守住岗位,像是一颗永不折弯的青松,牢牢地坚守在自己的地盘,口罩紧缺,他就省着戴,白天天色有微微亮光就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值守到深夜,不能回家吃饭就吃方便面充饥,一连坚守50天,他用自己最质朴的行动证明了他的价值和爱心。
在今年的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村里抽掉人清理垃圾和杂物,他又是一马当先,持续20多天的整治活动,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未请过一次假,而且干活卖力,积极主动,屈庙村的18个自然庄,庄庄都有他的身影,由于他和一些像他这样的勤劳朴实热情感恩的群众的参与,屈庙村提前圆满完成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植树节当天,为了绿化和美化家园,村里组织开展了植树活动,他一如既往的主动请缨,积极参与,挖坑、栽树,填土、浇水,忙的不亦乐乎,在他们带动下,周边群众也开始栽树种花,共同营造干净美丽的居住环境。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今的民众,更是如此。穷时努力拼搏,争取摆脱贫困,脱贫之后,更是回报社会,帮助他人,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像张洪青一样默默无闻,热心奉献,用自己最简单质朴的行动去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