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小说和散文,以她下放插队的安徽五河为背景的作品大致有:小说《小鲍庄》《大刘庄》《69届初中生》《喜宴》《姊妹们》《岗上的世纪》《隐居的时代》《开会》《临淮关》《蚌埠》《冷土》《爱向虚空茫然中》等;散文《妙妙》《少小离家》《房子》《不思量,自难忘》《投奔唐主任》《拽子》等。
在这些作品中,王安忆写景、叙事和塑造人物时,或多或少的使用了五河方言,使用五河方言最多的是《小鲍庄》《大刘庄》和《姊妹们》。
我曾在一篇文章《〈小鲍庄〉中的五河方言》中说:“《小鲍庄》中的五河方言对于塑造人物和体现地域文化,也就具有了标本意义了。”
对于五河大部分方言,都是可以从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找到相应的汉字的。而有些则很难有精准对应的汉字,有些词语,作者也只能依音借字。既然是依音借字,有些字,不是五河人,看起来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本人是五河人,与王安忆插队的大刘庄相距不远,因此,对王安忆所用的五河方言耳熟能详。
下面对王安忆作品中的一些五河方言,依据本人的生活经验体会和从现代汉语规范角度的理解,做一点解释。同时也有为研究五河方言做一点基础性工作的想法。
1.坂子。“在我们进城的十里路上,要翻过多少条坝子啊,人们所叫‘反’子的,过坝子叫做过反子。”(《姊妹们》)“反”这个字应该写作“坂”。“坂”虽然普通话读作“bǎn”,但在五河方言方音中是读作“fǎn”的。“坂”的意思就是山坡、斜坡(《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有坡的地方都叫“坂”,坝坂子,沟坂子。以“坂”作地名的,在五河只有临北回族乡的“黄泥坂”,这也已经是旧名了,现在是“前坂村”“后坂村”。因为1958年修建的淮北大堤横亘在这两个村之间。当地人都读成“fǎn”而不是“bǎn”。为什么会是这样?明代陈第说:“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音转。如五河邻居明光一个镇“古沛”,当地人称作“Gǔbèi”。张岱《湖心亭看雪》“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即“杯”的音转。
2.圩。“还有,我们县境内,有许多叫做‘圩’的地名,也表明着低洼处围田防水的情形。并且,在《辞海》中,关于‘圩’,还提到了《史记·孔子世家》的出典,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以此佐证,这‘圩’也作‘凹’解,随后又举出司马贞索隐:‘圩顶,言顶上窊也。故孔子顶如反圩。反圩者,若屋顶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这不?‘反’和‘圩’都有了。”如此引经据典,其实也是误解了经典中的词语的含义。此处“反”就是“反”,与“正”相对的意思,而根本不是“坝坂”的“坂”。“圩”也不是“凹”,也是坝子。五河的地名中含“圩”的有小圩、大圩(都在小圩镇),费圩(在大新镇),胡圩(在临北回族乡),黄圩、朱圩(都在浍南镇),武圩、李圩、圩北、张圩(都在东刘集镇),潘圩(在新集镇),肖圩(在头铺镇)。圩埂不是“中低而四旁高”吗?以圩埂护庄田。
3.蹅稀泥。“庄里人走路都有些岔开腿,箩筐似的,其实并不箩筐,脚跟与脚掌是同时落地的,这样,立足就稳。在泥泞的地里,可像撑船似的左一划右一划,乡里人叫做‘岔泥’,从泥里越过去的意思。”(《隐居的时代》)“这男孩大约是五六岁,看上去还更小些,却很老练地双手插在袖筒里,穿着小毛窝的脚稳健地岔着泥。”(《喜宴》)五河境内,除了沿淮一带沙土地,人称“湾里”,往西往北的黄泥地都称“冈上”,既无山也无岭,是对黄泥地的特称。雨天过后凸起的泥块无比的刚硬。连阴天,土吃透了雨水之后,庄子里的路,稀泥很深,行走极其不便。而在这样的稀泥里走路就叫“蹅稀泥”。“蹅”的意思是踩、踏,都是脚的动作,从稀泥里过去肯定得一步一步踩踏过去。但是王安忆却用了“岔”。她的意思可能是在稀泥里走路是两脚岔开的。确实在稀泥里走路两脚岔开,不能并拢,那真是一步一个稀泥洞,拔脚困难,行走缓慢。“岔稀泥”并不能把稀泥岔开,一步过去,稀泥又合拢了,而“蹅稀泥”就是人在稀泥里踩踏过去。
4.六叶子。“不是真正的疾病意义上的傻,而是缺心眼,乡里人称‘六月子’。这俗称大约来自六月生的麦糠苗多不成器的缘故吧!”(《爱向虚空茫然中》)“六月子”,没有这种说法。称呼这样的人应是“六叶子”。“六叶子”也叫“六叶肺”,简称“六”。什么是“六”?憨、傻不足以表达。也不是专指憨傻的人。做事鲁莽、不经大脑思考,下手狠、说话重,都叫“六”。所以憨傻的人多有此行为。据说,正常人两肺左右共五片肺叶,而驴有六片肺叶,因此,“六叶子”有骂人是驴的意思。六月生的麦糠苗肯定不成器,不当季节也生长得不是地方。
5.街滑子。“现在小杜看出他们的粗俗,和本地的‘街华子’没什么大不同。‘街华子’是此地乡人们对街上人的谑称。这称呼描绘出一种放浪的形态,就像流亡无产者的形态。同时,‘街华子’也被县委机关这一带家属院里的大人孩子,用来指称老住户的某种风格。这有批评的意思,指的是市侩气。”(《临淮关》)“街华子”是贬义词,而且语气较重,市侩气是书面语,老百姓不太懂,老百姓懂的“街华子”是小气吝啬,爱占便宜,自觉高人一头,看不起乡下人,滑头不实在。乡下亲戚来了嘴上热情得很,手却是两个指头拉三个指头推的。所以如果使其音形义一致,使用“街滑子”是比较恰当的。
6.起粮、起钱。“队里给齐”(《小鲍庄》)的“齐”,其实应该用“起”,由队里的领导或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挨家挨户起钱或粮,以救济困难的人。
7.小草鱼。“她拐进一条小街,街边有些茶摊,她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菜,又见有卖小曹鱼的,卖鱼的是个猫子,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有二斤的光景。”(《开会》)“缸里头一层白菜叶一层槽鱼煨成的酥鱼,终年满着。”(《临淮关》)“曹鱼”“槽鱼”,按当地人的认识,当是叫做“草籽鱼”,简称“草鱼”。“草鱼”的第一个字的音确实是第二声,而不是第三声的“草”。因为“草籽鱼”前两个字三上连读,“草”就会发生音变,成类似第二声。为什么叫“草鱼”?就是因为自古以来本地人认为这种鱼是草籽变的。本地人说,有水就有鱼,而最多的就是草鱼和鲦子。草鱼的学名是鲫鱼。小草鱼当地人叫草鱼头子,大草鱼叫草鱼板子。草鱼是当地最多的鱼类,也是人们最喜欢吃的鱼类。不论淮河还是浍河都盛产草鱼,不过浍河的草鱼是草青色,因为浍河里苲草多,苲草是草鱼的食物源,淮河的草鱼就白,没有苲草的缘故。
8.诀人。“谁家丢了一头猪,正对着大街‘掘’,从祖宗骂到子孙,从七大姑骂到八大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69届初中生》)这里的“掘”是骂人的意思。但是王安忆用这个“掘”字,只是“音译”了方言,这个字是提手旁,是手的动作,不能与嘴的动作、言语动作相关。其实表示骂人意思的“jué”应该用与言语动作有关的字形的字。“诀”的读音正好是这个音,它的本义是告别,分别。现在方言借用这个字来表达骂人的意思是完全可以的,达到形音义完美结合。诀人,关系肯定是不会好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分别。
最具五河方言特色的有“尅(kéi)饭”(吃饭);“亢(gàng)路”(走路)、“亢(gàng)家”(回家)(1985年版《五河县志》用这个字);“咞(xiǎn)他吃饭”(喊的意思)“好咞”(哭的意思);齁咸(特别咸);鲜(xuān)甜(特别甜);狡苛,自私,狡猾。等等。这些方言在王安忆的作品中没有使用。
随着普通话日益推广普及,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有些方言方音逐渐淡出人们的口头。地方上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留住这些方言方音,放到博物馆里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后人欣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