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坛往事
投稿

徽派版画兴起与发展

2018-05-25 10:15:4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国传统版画是画家、刻工和印工通力合作的产物。首先版画所具有的意境和艺术构思是画家须要考虑的;其次画家的构思(底稿)通过刻工的操作,真实地刻在木板上;最后由印工精心印刷完成。明万历以前,版画的绘、刻、印基本由工匠群体完成。工匠群体有着专门分工,有写工、刻工、印工、装订工和绘图工。绘图工同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在艺术修养上有本质差别,尤其文人画家在文学、哲学和书法方面的造诣,要比绘匠深厚得多。文人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无疑要比工匠们表现得精致和深刻。所以作为版画第一道工序的“绘”如果没有文人画家的参与,其基础是不牢靠的。版画同国画一样,以线条作为艺术语言。国画的线条可以通过画家本人对笔墨的掌握,运用硬软坚柔、轻重缓急、光滑滞涩、清晰含混等表现形式,体现作品的内涵。而刻工则要通过自己的刀,以及本人对底图内涵的认识来进行二次创作。而刀比起笔来,对线条的处理要困难得多。因此一个好的刻工,是版画作品成功的关键。印刷是版画最后一道工序,倘若版画仅是墨印一色,只要纸好墨良,加上印工的认真也就行了。然而版画要进入艺术殿堂,仅凭黑白两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版画纳入彩色的多元世界。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明万历以前的版画作品除了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之外,还没有发现纯粹以画家身分参与版画创作的绘图者。具有高超雕版技艺的优秀刻工也不多,版画的彩印技术还很差。因此,明万历以前的版画艺术水平不高。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明万历至崇祯(1573——1644)是中国版画史上划时代的时期。绘、刻、印均有重大突破,把版画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郑振铎称万历、崇祯是中国版画“光芒万丈”的时代。这里我们不能不特别提到徽派版画。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徽派版画的出现,据现存的资料可以推到元末明初绩溪石氏家刻本《武威石氏源流世家朝代忠良报功图》。其它明万历以前的徽派版画还有明天顺刊本《黄山图经》、弘治刊本《休宁流塘詹氏宗谱》、正德刊本《余氏会通谱》、嘉靖刊本《欣赏编续》中的几幅作品(参见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这些版画的绘刻,均显得比较粗糙,属于刻工画。万历及其以后的各个时期,一大批著名画家积极投身到版画艺术这块园地中来从事创作,其中以徽州画家为先行军,尤以丁云鹏用力最勤。丁云鹏,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休宁县西门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天启元年(1621)在世,卒年不详。工诗及书,善画道释人物,得吴道子法,白描似李龙眠,丝发之间,而眉目意态毕现。山水杂画亦妙。董其昌曾赠其“毫生馆”印,凡得意之作铃之。其先后于万历十一年(1583)绘美荫堂刻本(方氏墨谱》、万历十六年(1588)绘泊如斋刻本(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万历二十一年(1593)绘玩虎轩刻本《养正图解》、万历二十三年(1595)绘滋兰堂刻本《程氏墨苑》、万历二十七年绘《齐云山志》等。丁云鹏的弟子吴羽也积极参与版画创作,与乃师同绘《方氏墨谱》、《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等,又绘万历刻本《古本荆钗记》。其它如郑重万历四十六年(1618)绘《方瑞生墨海》、蔡汝佐绘万历刻本《图绘宗彝》、僧雪庄绘清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黄山志图》、吴逸绘康熙三十二年(1693)《徽州府志》等。郑重、蔡汝佐、雪庄、吴逸都是“新安画派”中比较著名的画家。徽州画家介入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影响和带动其它地区的画家投入版画创作。最著名的有陈洪绶绘明祟祯十一年(1638)刻本《楚辞述注》和《九歌图》,肖云从绘清顺治五年(1648)刻本《太平山水图画》,梅清绘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黄山志》,王翚、禹之鼎等绘康熙三十二年(1693)《徽州府志》等。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画家的参与,为版画艺术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优秀的刻工队伍也在成长。约起始于明天顺年间的歙县虬村黄氏刻工,一直以善雕书版而著名,前面提到的几部万历以前的徽版插图书籍,其中弘治《休宁流塘詹氏宗谱》、正德《余氏会通谱》、嘉靖《欣赏编续》即为虬村黄氏刻工所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万历时期,虬村黄氏刻工终于成熟起来,创造出一套秘不示人的雕图刀法。他们在版画雕刻上所具有的造诣和技艺,为其他地区刻工所不及。对于这种世代赖以谋生的雕刻技艺,他们视为专利,秘不传人。于是苏州、杭州、金陵等地的出版商,为了保证插图质量,不得不高价聘请他们。因此,徽州不少刻工因在外地刻有精美的插图而享有盛名。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画家参与和刻工雕图技艺提高的同时,版画赋彩印刷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万历三十年(1602)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五年间,徽州刻本的《闺范》、《程氏墨苑》、《风流绝畅图》,先后试用多种颜色套印,获得极大成功。其中《程氏墨苑》施彩印图55幅,大部分为四色、五色彩印。郑振铎在《劫中得书记》中指出:“此书各彩图,皆以颜色涂渍于刻版上,然后印出,虽一版而具数色。”如果说《闺范》、《程氏墨苑》、《风流绝畅图》沿用的只是原始的单板彩印,只不过是色彩更丰富,印刷更精致,那么《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的出现,则是版画印刷技法上的彻底革新。《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的作者是胡正言。正言,字曰从,休宁县文昌坊人,侨居南京。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胡正言刻书始于明天启年间,下限至清康熙初年,见于著录和有传本的多达三十余种,尤以艺术图书著称。他悉心研究雕版赋彩印刷技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彩色画稿分别用各种颜色钩摹下来,分成数块小版雕刻,叠彩套印,创制“饾版”。又特制凹凸版,印时不用任何色彩,只把纸在版上压印,凸现无色图像,造成浮雕效果,时称“拱花”。 饾版和拱花的出现,把版画印刷技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开创了后世“木板水印”方法和套色木刻艺术的先河。《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就是采用饾版和拱花技法印制的。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版画艺术上绘、刻、印三大技术关键,由于徽州人的参与和努力,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迎来中国版画光辉灿烂的时期。5nx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