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蚌埠涂山就是“禹会诸侯”之地。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娶妻生子,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涂山,“古淮南道名山也”,为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位于蚌埠西郊,淮河东岸。涂山处我国地形、气候、植被、降水等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节点。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涂山风景区秀美的山川。境内平原、丘岭、山地、河谷、湿地兼而有之。
涂山、荆山夹淮对峙,具有“雄、奇、险、秀、幽、旷”六大特色。山、峰、洞、涧、峡、泉、滩、河、林、禽等与湖光景色融为一体,既有北方山地之雄浑,又有南国水乡之秀媚。
由涂山主峰之阳上山,必经一条“朝禹路”。古朝禹路,为涂山道士和民众,在涂山南坡凿出的通往主峰的羊肠小道。小路并不如许多景点一般修缮的整整齐齐,路边的大树却已生出长长的枝蔓,搭出一路阴凉。大步小步交替攀爬,也别有一番野趣。
步行至中段,一座小小的石亭端坐在路边。自唐朝以来,文武官员登山朝禹,文官须于此下轿,武官需于此下马。因而这亭被称作“系马亭”,亭旁还有一高约两米的系马石。现如今,因自系马亭向上,山势陡峭,道路崎岖,攀登艰难,游人们常到系马亭中稍事休息,再徒步登山朝禹。
《吕氏春秋?音初》载,大禹为治淮河水患,来到涂山氏国,巧遇女娇(涂山氏女),两人相见恨晚,难舍难分。但因治水任务紧急,不得不暂时分别。女娇思念大禹,让侍女站在涂山阳坡的巨石上等候大禹,并创《候人之歌》赞美大禹功德。当年侍女所站立的巨石,仍保留于涂山之上,即“候人石”。踏在候人石上,蚌埠城区收在眼底,心里等候的人又在哪里呢?
顺小路向上,路边有一块写有“台桑”的碑。这里就是传说中涂山氏女与大禹婚配,生下启的地方。
相传,禹娶涂山氏女后四日,便离家治水,一别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女日日思念,朝思暮想,每日远眺,盼夫归来,却不见禹归。终于,涂山氏女精诚所至,化为巨石,端坐于昔日与禹幽会的山崖之上。今时今日,涂山上的“启母石”成为著名景点,永远纪念着涂山氏女与大禹的相亲相爱与家国情怀。
继续向上,到达一处观景平台,远眺山下,这是一处荆门峡的绝佳观赏点。荆门峡山高水阔,景色壮美;川上之风帆,岸畔之杨柳,波光岚影,流水行云,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涂山千古临淮水,禹殿嵯峨天际留”。史载“汉高祖过涂山,命立禹庙,以镇涂山。”这座禹王宫正坐落于涂山顶峰,有2200余年的历史,系历代游人缅怀禹功,凭吊启母之所在,登高望远的好去处。重新修建的禹王宫,集华夏古建筑之精华,汉风唐韵,以大气磅礴的面貌展现在涂山之巅。农历三月二十八的涂山禹王庙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件遗产保护名录。
禹王宫占地坐北朝南,有五进十殿十院。第四进启母殿前的“东峰银杏”,相传为大禹亲手所植,后惨遭雷火击焚。沐日月之精华,吸山水之灵气。两株枯树中竟然又钻出生机盎然的儿女树。宋人苏轼慨叹:“山外青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黄庭坚赞曰:“老树参天欲化龙”。
禹王宫院内还有一颗千年银杏树。银杏树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素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其果实被称为“白果”,因此银杏树又被称为“白果树”。在民间,银杏树有“不过千年不垂乳”一说,此树得天地灵气之造化,垂乳达上百处之多,十分罕见。
“双峰峻耸,瞰淮矗立”。涂山不高,仅338.7米,却集纳了历史与美景。明大学士宋濂游涂荆两山时赞誉:“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唐柳宗元在《涂山铭》中点赞:“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你想见见“情深厚意”的启母石吗?你想抚摸一下象征着禹王与启母相依相守、相互扶持的银杏树吗?这个夏天,请你到蚌埠潜山来看看!一起赏山地之雄浑,品水乡之秀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