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异域风情
投稿

追寻诗仙足迹,感受诗城风采

2018-11-15 09:01:39 来源:安徽网库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马鞍山以“钢城”著称,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火车轮毂生产基地。但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一座“诗城”。由于它和诗仙李白紧密的历史联系,近30年来,马鞍山每年举办国际吟诗节,民间充满浓厚的诗歌氛围,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荣誉称号。这一“刚”一“柔”的两种品性,赋予这座江南城市无限的魅力。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李白那些豪情万丈、狂放不羁、个性鲜明、充满浪漫和想象力的诗篇为读者特别钟爱。他晚年长期在今天的马鞍山一带生活,并终老于此,留下许多名篇和传说。马鞍山是座有灵气、有内涵、有故事的城市,今年4月20日,结束在芜湖举行的同学会后,我们专程赴马鞍山一游,凭吊诗仙的神灵,追寻诗人的足迹,感受诗城的气息。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采石江边垂千古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马鞍山市的采石矶公园,是以李白为主题的一座巨大公园。公园建在市区西南约5公里长江之滨的翠螺山(牛渚山)上。此山海拔131米,像一只巨型碧螺浮在水面。公园内茂林修竹掩映着石子路,通向与李白相关的各个景点。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太白楼是公园内标志性的景观之一。它背靠翠螺,浓荫簇拥,是一座壮观的古建筑,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楼一阁”。虽不如另三者雄伟,却也别具一格。这座高18米、长34米、宽17米的三层建筑,是为纪念李白而建,初建于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原名谪仙阁,距今已有120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太白楼”。进门檐下石壁嵌有一块记载李白生平的碑文,大厅迎面屏风绘有李白游踪图。楼内藏有李白手书拓本和各种版本诗集,以及历代名士文人留下的与李白相关的诗文。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太白楼旁边是李白纪念馆。纪念馆后面近年建有展示李白故事的小公园,公园有一面巨大的诗墙,刻着草书“将进酒”。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从太白楼沿石子路继续前行,走到尽头便是采石矶。它鼎鼎大名,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合称“长江三矶”,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南宋与金兵曾发生著名的“采石之战”。我们踏着层层石阶一直走到采石矶的底部,看着背面和侧面的悬崖峭壁,俯视眼下湍急的江水,不禁想起李白脍炙人口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挡”。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采石矶上面有块石头,刻着“捉月台”。三元祠也是采石矶的一景。它是建在采石矶最大天然石洞之上的一座古建筑,傍山临水嵌在崖壁间,下落无地,如自水出,令人目眩。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翠螺山顶有崇祯十五年(1642年)修建的一个象征繁荣昌盛的亭阁叫“三台阁”,近年重建,有缆车运送游客。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马鞍山的采石矶公园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公园内的谪仙阁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李白的金属塑像,基座上刻有《临路歌》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建于江边峭崖之上的三元祠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青山脚下李白墓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游罢采石矶,我们搭出租车前往青山(青林山),凭吊李白墓。李白墓在距马鞍山市区20多公里的当涂县境内,从采石矶前往约40公里。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李白墓园的大门是座高高的青石牌坊,上书“诗仙圣境”四个大字。墓园背靠青山,面向长江,树竹茂密,环境清幽。园内有李白墓、李白祠、享堂、诗廊、碑林、眺青阁等,辟有水池、亭榭、小桥、仿古徽派屋舍。水池边立有一尊李白高举酒杯、神态潇洒的白色雕像。碑林由100多块书有李白诗篇的石碑构成。李白祠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供奉李白汉白玉像,古今楹联以及重修李白墓碑记,包括珍贵的南宋孟点所书“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翔实记载了李白的生平、家世和诗歌成就。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坟墓占地50多亩,墓形后圆前方,冢高2.8米,冢径4.2米,墓碑上刻写“唐名贤李太白之墓”。碑前的石几上摆满各种名酒和一束野花,可能是今年清明节当地人或游人祭献的。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据介绍,李白墓是唐元和(817年)所修,1200年来共经过13次维修。距墓园不远有一座清秀美丽的小镇,名叫“太白镇”。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李白塑像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墓园内的太白祠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诗歌节:李白诗篇万口传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马鞍山是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他钟情于这里美丽的山川,在此地写下60篇不朽的诗文。马鞍山也是历代诗人墨客的流连之地,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600多位著名诗人都曾栖居于此,留下上千首名作。据介绍,周兴嗣的《千字文》、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均产生于这块土地。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马鞍山还是楚汉相争的最后战场,江北岸的乌江就是项羽战败后自刎的地方。连“马鞍山”地名,相传也是项羽坐骑乌骓马在江中翻滚自戕甩飞的马鞍落地化山而来。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这样丰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对今天的马鞍山来说是个巨大的宝库。从1989年起,每年重阳节前后,这里举办一次中国国际吟诗节,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李白诗歌节。1992年,该节被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每年的诗歌节,名家荟萃,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作家、诗人、学者聚会交流,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浓厚的诗歌文化氛围也激发了普通市民的创作热情,涌现一批又一批“草根诗人”。目前全市有6个诗歌团体,其中“太白诗社”有500多成员,国家出版诗集10部,个人诗集20多部。马鞍山的诗歌节也促进了诗歌研究。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马鞍山这座工业城市因诗歌而焕发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异彩。N8t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安徽网库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