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近年来,大观区积极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持续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目前,辖区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家企业入选省级示范创建名单。
突出产业引领。围绕清真食品、番鸭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建,安庆柏兆记工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第二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2023年示范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升级,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出栏番鸭800多万只,销售番鸭苗2500万只,该公司2023年重点实施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打造“养殖+屠宰+市场”的全链条生鲜禽产品新格局,从新鲜屠宰到及时快捷的闭环配送,有效保障食材的新鲜、安全、方便快捷,目前首条标准化加工线已投入使用,可日屠宰家禽3万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屠宰各类家禽3000万只,加工番鸭预制菜10000吨,白条番鸭2万吨,年产值能达10亿元。海口片区1.95平方公里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获批,800余亩用地指标已落实,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双招双引”综合服务平台绿色食品累计入库项目13个。
聚焦品牌培育。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工作,申报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两品一标”、皖美农品等各类品牌农产品100余个,其中有机16家19个产品484.199吨163.24公顷,绿色食品认证主体28家37个产品4989.2吨1.1471万亩,地理标志产品认证5个面积0.55万亩产量33400吨。皖美农产品产品品牌3个,企业品牌1个,累计“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量61个,产量达38915.3吨。
强化科技赋能。以产业为引领,因地制宜,用好科技之力,长三角基地强化院企和校企合作,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农科院、福建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番鸭配套系选用、鸭病防控技术、水稻育种、智能农机装备研究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番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拥有17项专利、5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打造安徽安庆番鸭科技小院1个,与安庆大学合作打造安徽大观海口畜禽资源化利用科技小院1个。
搭建平台支撑。组织各基地先后参加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海国际食材展、杭州电商食品展、安庆名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在沪苏浙设立销售窗口、开展项目合作等给予奖补。2022年以来,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氏番鸭“徽屯鸟”系列食品,安庆柏兆记工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柏兆记”系列清真糕点沪苏浙地区年销售额均在5500万元以上。(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