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2月份以来,为准确掌握在地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减少生产损失,保障夏粮丰产丰收,大观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当前小麦、油菜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开展系统监测和拉网式普查。同时,指导农户科学防控小麦、油菜等重大病虫草害,力争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尽最大努力降低重大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
“春季是作物需肥需水的高峰期,也是促进苗情转化,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时期。我们及时调度作物长势、化肥供应、土壤墒情等农情信息,因地制宜制定春季在田作物肥水管理方案。”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彭梅表示。
农技人员结合当前病虫发生情况、长势、病虫历史数据,结合气象预报等因素,分析预测了当前病虫草害的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出具体防治技术措施。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广大农户适时开展防治,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控。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心里没底,更缺乏必要的种植技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实用、实际、实效 ’的原则,推出点餐式培训,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田间课堂作用,注重现场培训和实践教学,使农民学用结合,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昌华说。
截至目前,大观区在田小麦3.5万亩,油菜3.4万亩,累计开展病虫害调查6次,举办田间小课堂14场,指导农户近60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130余份,发送技术短信息80余条。(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