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这是我们长江禁捕渔政信息化探头,31个点位,360度监控。”2月16日(正月初七)上午,在区渔政信息化值班中心,区渔政执法大队值班人员向前来督导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到,“借助智能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赋能长江‘十年禁渔’,大观区目前已实现辖区其中长江干流28公里、皖河干流24公里,全域全时全监控”。
“皖河口段近段时间钓鱼现象可有反弹?你们日常是怎么开展执法监督的?有没有相关台账资料?”带队督查的区委巡察办主任、纪委常委方国庆就皖河口春节期间禁捕工作向区渔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发出“三连问”。
为巩固禁渔退捕工作成果,确保“禁渔令”生威发力。2020年以来,大观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把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纳入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定期约谈、提出监督建议等方式跟进监督,严查公职人员在禁捕退捕工作中失职渎职等行为,推动“禁渔令”落地见效。
落实好“禁渔令”,压实主体责任是关键。区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禁捕退捕专项监督组,紧盯退捕渔民权利维护、政策宣传、日常巡查巡逻、水产生产销售等各个重要环节,通过实地察访、查看台账、走访谈话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担当。
“禁渔”不是根本,如何让退捕渔民安心上岸才是关键。区纪委监委秉持“聚焦民生、维护民利”的监督原则,聚焦“五个一批”即发展产业带动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鼓励创业支持一批、公益岗位保障一批、落实政策兜底一批措施的落实,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落细渔民安置保障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及时解答处理反映问题,逐项摸排廉政风险点,强化风险防控,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出路”。截至目前,辖区退捕渔民的转产安置就业率、医保率均已达到100%。
“针对2022年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大观区皖河口水域存在非法捕捞问题中的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行为,我们启动调查程序,对相关问题组织彻查,共问责处理12人,其中严重警告3人,警告1人,诫勉谈话3人,提醒谈话2人,开除1人、调整岗位1人,书面检讨处分1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有关工作的政治监督,保持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深挖细查公职人员在禁捕退捕工作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护航禁捕退捕工作提供纪法监督保障。”督查现场,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表示。(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