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2023年,大观区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坚持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创新帮扶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紧盯重点人群、强化动态监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聚焦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2023年区委先后召开11次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先后召开12次常务会议,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1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小组召开9次,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深做实“1+13”防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健全联络员和部门会商制度,2023年开展部门专题会商4次,部门预警和数据比对12次,反馈预警信息3310条。区纪委监委联合区乡村振兴局、区督查考核办等部门,就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持续压紧压实各级政治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区级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暗访调研4次,开展有效衔接实地督导15次,开展交叉互查1次,举办乡村振兴业务培训14次,累计覆盖1800余人次。
强化动态监测,聚焦走访排查。聚焦7个方面9类重点人群,共排查农户15179户57411人,识别监测对象7户18人。落实网格监测,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监测的通知》,调整建立区级1个,乡镇级16个,村级92个,组级220个,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已累计覆盖1500余人次。建立网格员绩效考评制度,落实网格员误工补贴,区乡两级统筹发放村组网格员补贴26.4万元。加强动态管理,聚焦低保、大病、残疾等重点人群加强走访监测,综合分析研判,坚持应纳尽纳,应消尽消。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监测对象29户81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9户26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20户55人。压实帮扶责任,根据致贫风险和农户需求,合理安排帮扶责任人33位,优化调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已落实低保、残补、大病救助、就业、医保等帮扶措施231条。
强化产业衔接,聚焦政策落实。加快农业项目招引,立足“一区一园”产业布局,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招商,投资15亿元新农利合项目、5亿元健康果酒全产业链项目、3.5亿元绿色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1.1亿元甲鱼温室养殖基地等优质农业项目洽谈落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开工建设,安庆永强农业家禽定点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试运营。加快示范品牌培育,2023年,永强番鸭育种场获批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成为全国番鸭销量第一的最大育种场。安庆市大森林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被评为第九批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庆市大观区蕾萍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家主体申报省级专业合作社,安庆市大观区东江家庭农场等4家主体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新增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库3个,育秧工厂1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标准化基地1家,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省乡村振兴产学研基地1个。加强就业帮扶,全面摸排监测对象就业需求,合理安排就业岗位,截至目前,监测对象务工28人。开展技能培训。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75人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79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90人。做好转移就业。成立一家劳务派遣服务公司,有序引导外出务工就业,通过多途径帮助海口镇转移农村劳动力679人。加强低收入人口帮扶。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跟踪走访、排查核查、系统录入等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截至目前,共有61名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等兜底保障,农村低收入平台监测最低生活保障480户960人,农村特困200人,低保边缘户22户34人,及时将符合保障政策条件的纳入政策保障,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困难残疾人等政策76166人,发放资金1287.75万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146人,发放救助资金34.25万元。
强化督查整改,聚焦成效巩固。研究制定《大观区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自查认领4类10项13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39条,明确19家问题整改责任单位,13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加强住房安全保障,累计排查自建房屋10660栋,采取人员搬离、加固处理、拆除等措施完成整改83栋,整改率为100%。加强教育保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全区2023年春秋两季学期各学段学生资助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发放春季资助金17.29万元,共资助49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秋季资助金24.89万元,共资助64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区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加强医疗保障,2023年度两个乡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44286人,实行医保分类资助,共资助低收入人口59.12万元。全区发放医疗救助共10292人次,累计328万元。加强饮水安全保障,投入2200万实施广成圩外5个村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皖河大桥、皖河口2个国控断面和西江、皖河、万源3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分别稳定达到Ⅱ类和III类标准。新增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村3个、100万元以上村2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1公里、“一事一议”道路项目4.35公里。农村电商物流快递站点实现全覆盖。开展暖民心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行动,47个点已基本建成并运营。完成18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