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 > 亳州
投稿

坛城镇张集村:逐梦沃野绘新图 “红色”乡村风景美

2024-01-17 16:31:27 来源:坛城镇张集村 作者: 责任编辑:朱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静谧和美的村庄、绿树成荫的村道、白墙黛瓦的房舍、一尘不染的庭院、独具特色的“美丽屋场”、寓教于乐的文化墙,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新建的小游园和休闲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其乐融融,大家尽享着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快乐……即使是严寒的冬天,张集村大孟庄依旧处处生机盎然,如画的风景不禁让游人驻足欣赏。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557.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留住一抹乡愁,幸福一方百姓”是蒙城县坛城镇张集村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张集村党建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以“四净两规范”为基础,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创环境美的最终目标,着力打造蒙城和美乡村“新样板”。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610.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留住乡愁,乡村风景“靓”起来。走进张集村大孟庄,记者看到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路干净整洁、一棵棵风景树傲然屹立,房前屋后治理有序,农户门前用废弃砖瓦等建成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比比皆是。在文化广场散步的群众喜笑颜开,健身器材上玩耍的孩童欢呼雀跃,一幅幅美丽、宜居、幸福、和谐的新农村美景尽收眼底。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622.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别看现在村子环境这么美,过去可以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了,到处垃圾成堆,杂草丛生,谁见了这样的环境都头疼。”脱贫孟二汉感慨地说。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632.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张集村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坐落于乡镇边缘,环境脏乱差,过去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质量明显偏低。2022年被列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该村按照保留乡村“烟火气”,根据小院沿线立体错落特点,坚持“乡村、历史、乡愁、乡音、乡忆”的原则,对土墙房、柴草垛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元素保留下来,推进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发挥乡村工匠队的乡土技艺,采用土石、砖瓦、木竹、石磨、石磙、石槽等乡村材料和农耕器具进行规整和点缀,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展现乡村发展历程,禁止大拆大建,呈现出原乡风貌和艺术气息。重点做好农村房前屋后、沟塘河渠、公共场所的垃圾清理工作,实现农村草垛柴垛整齐堆放、旱厕改造入院入户、庭院卫生干净整洁。完善群众活动场地、公厕、巷道建设,消除农村危房、拆除废弃建筑。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水环境提升、“水路林”联动、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改善大提升。同时,因地制宜培育打造路边花、入口亭、田中景、墙上画、户间道、院中约,使和美大孟庄逐步成为城郊游客打卡地,推动形成春夏秋冬皆有景,果蔬苗木都是情,构成瓜果上架、蔬菜成行、花草飘香、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的乡村画卷。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641.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产业富民,乡村事业“甜”起来。“多亏国家扶持,让我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现在不仅是家乡越来越美,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脱贫户毕传英总有说不完的话。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652.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近几年,张集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认真抓好排查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实事求是地全面开展排查,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注重工作质量,找准问题并整改到位,确保集中排查工作不走过场,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思路,建立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加速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打造以葡萄、草莓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出了瓜菜、葡萄、草莓、酥梨、保健南瓜等特色产业。先后发展占地120亩的龙盘庄园,大型聚会、餐饮、娱乐、休闲地,占地120亩的金果梨园,450亩保健南瓜种植合作社,带动本村留守妇女、老人、脱贫户就业20多人,孟辉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生猪,年出栏量1万头,带动本村村民就业10多人,宏盛生物科技从事秸秆综合利用收储,年收储秸秆1.2万吨,带动就业20人,众赢建材和占地680亩的中森光伏电站,解决了120人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通过土地流转、沟塘发包、光伏发电收益分红等方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四十多万。坛城镇党委委员纪超如是说。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QQ截图20240117163703.jpg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陈影表示,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监测户劳动力就近就业提供了条件,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质变,激发了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变被动接受扶贫为主动脱贫,让贫困群众真正走出贫穷,确保帮扶工作持久有效。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常态管护,文明乡风“美起来”。如何才能让美丽乡村容颜永驻?张集村每月常态化组织村两委干部、乡村振兴网格员、村民组长、志愿者及公益岗保洁员在全村开展卫生清洁活动。“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和上级政策支持,开发和用好公益保洁岗,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向好发展。”张集村党总支副书记梁家辉介绍。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有了这份工作,我不但能在家门口上班,而且还能照顾到家里,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孟献伦说,他一定会珍惜公益岗位,认真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尽职尽责,做好保洁工作,为村里环境卫生贡献自己的力量。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补齐短板,打造宜居乡村。“张集村坚持“乡村、历史、乡愁、乡音、乡忆”的原则,对土墙房、柴草垛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元素保留下来,推进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发挥乡村工匠队的乡土技艺,采用土石、砖瓦、木竹、石磨、石磙、石槽等乡村材料和农耕器具进行规整和点缀,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展现乡村发展历程,禁止大拆大建,呈现出原乡风貌和艺术气息。同时,因地制宜培育打造路边花、入口亭、田中景、墙上画、户间道、院中约,使和美大孟庄逐步成为城郊游客打卡地,推动形成春夏秋冬皆有景,果蔬苗木都是情,构成瓜果上架、蔬菜成行、花草飘香、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的乡村画卷,打造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百果小院“村富民乐图”。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大孟庄和美乡村建设,先后修建3米宽巷道4条,总长为325米,4米宽的道路690米,天然水域建1.2来宽的走道900米,公厕1座,清理道塘1036.5米,新挖沟 渠3811米,建三格式化粪池197户,修建河道护坡1540米,清淤4770立方,五小园109处,卫生改厕249处,安装路灯80盏,雨水排污渠1036.5米,河道沟坡绿化1540米,清理乱堆乱放120处,安装游园路灯62盏。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我们村现在太漂亮了,来玩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奔着独特的红色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来的。”大孟村民组村民孟庆信说。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近年来,为了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和美乡村,张集村本着“美观、节俭、实用”原则,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充分利用当地废弃资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打造“一村一景”特色景观,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好的效果,实现“干净、整洁、舒适、美观”的目标。他们利用废弃家具、轮胎、腌菜坛子、砖瓦、石磨、石槽等种花种草,添美增绿,打造了110多处生机勃勃的“微景观”;还利用拆除的残垣断壁、废弃砖石搭建数十处小游园,利用拆除危旧房屋及房前屋后空地、废弃场地、废弃坑塘等新建“五小园”110多处以及部分停车场;在休闲广场建成了实木的凉亭、花廊、摇休闲椅,将废旧石料打造成石桌石凳,将村内的石磨进行电动化改造,既留住了乡愁,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张集村党总支书记陈影告诉记者。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不忘乡愁,培树文明新风。以淮海战役后方医院为核心,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孟氏文化传承为己任,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落脚点,把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制作成朗朗上口宣传标语、生动有趣的宣传画,充分激发了广大村民爱护环境、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成立以村组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乡贤、退休干部教师等为主体的宣讲志愿服务和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引导广大村民发挥主体作用,自觉承担监督、保持、维护环境的责任。同时,该村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整治提升行动中,在村内主要道路两旁,通过喷绘文化墙、绘制民俗文化宣传画、安装文化展牌、创建功德榜、垒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等,为文明村风民风提供了很好的宣传阵地,使和美村庄的颜值和内涵大大提高。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红色记忆,和美乡村故事多。文化传承工作在张集村多点开花,不仅在淮海战役后方医院旧址新建展馆,进行党史馆、村史馆的升级改造,着重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世人了解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静好幸福生活。他们以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核心打造红色教育旅游景点,为青少年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研学实践基地,将红色资源与旅游、教育培训做深度融合,实现环境美化、文明提升与红色教育水平。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张集村大孟庄通过和美乡村建设,让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得以改变,原来的村民家房前屋后荒草低洼地变成了村民们健身娱乐的大舞台,从前又脏又臭的旱厕变成了干净的卫生间,原来随处可见的草堆改成了规整的小菜园,过去遍地跑的鸡鸭圈进了篱笆栏,告别了垃圾、污水,拆除了私搭乱建的违建棚,村民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陈影表示,下一步,张集村将围绕镇党委政府“两轴两核、一带、六区、多点”的发展规化,用足用活惠民好政策,以乡村振兴为契机,解决遗留问题,补齐设施短板,计划新建老人活动场所、完善公共卫生厕所、加大常态化管护力度,为村民提供更加宜居、清洁、美丽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朱强、梁家辉)eiR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坛城镇张集村 责任编辑:朱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