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当涂,古为吴头楚尾之地。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还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其中广泛流行于皖东长江南岸的“当涂民歌”是马鞍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地方民歌从几千年前的农耕时代,经过历代艺术加工后,经久不衰。当涂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当涂民歌在六朝时期就流行了
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张程刚教授说,当涂(古称“姑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有古人类,创造了较为发达的原始农业文明,而原始农业文明的创造必然伴生原始音乐。在2003年马鞍山市区出土的青铜大铙,证实了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有较为成熟的祭祀乐,而祭祀乐创作土壤离不开原始民歌,当涂民歌就起源于这方土地上人类劳动和生活。
当涂三国时期属吴国,为六朝古都南京的畿辅,不仅是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经常聚集的地方,也是“质如轻云色如银”的优质白纻(白色细麻)著名产地。据《太平寰宇记》载:当涂城东白纻山原名“楚山”,因东晋大司马桓温驻节姑孰时,常与幕僚登山游乐,观赏白纻歌舞而名改为“白纻山”。由此可见,姑孰是当时吴地著名的白纻歌舞中心,六朝时期“当涂民歌”业已开始广泛流行,民歌形式也渐趋成熟。
唐宋时期是当涂民歌大发展时期,李白、刘禹锡、苏轼、李之仪、陆游等诗词巨擘都曾在当驻足。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也丰富了当涂民歌的内涵,仅北宋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些民歌范畴的作品,就说明了当涂民歌在内涵上比之早期已大为丰富了。
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
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涂民歌的艺术火花再次迸发,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等场合中,都有当涂民歌在传唱。在冬修水利的工地上,《打夯号子》、《打硪号子》铿锵有力,此呼彼应;收获季节的打麦场上,《打麦歌》欢腾清脆,如鸟噪深林;圩区秧田里,《薅草歌》、《插秧歌》清新悠扬、声传百里;抗旱排涝的季节里,《车水号子》浑厚深沉、昂扬有力;秋收后的稻场上,《丰收歌》欢乐流畅、洋溢喜悦;新春佳节时,《剪窗花》、《迎新年》喜气洋溢,热烈欢快,就连嬉闹追逐的牧童在丘陵山坡上,也会传唱《对山歌》、《放牛歌》,内容活泼雅趣。这些优美的曲调、丰富的内容、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成了当涂民歌的主体风韵。
当涂民歌传唱区域涵盖了现今的马鞍山市、当涂县、芜湖市、芜湖县、繁昌县以及马鞍山以北的南京江宁镇和大江对岸的和县地区,分布十分广泛。
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口头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干什么农活就唱什么歌。这些民歌曲词优美,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方整,节奏轻盈明快,以其清越、悠扬、婉转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当涂民歌已唱到了海外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当涂民歌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进一步诠释和丰富,走上了“精品化与普及化并重”、“艺术性与民众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逐步转化为服务于现代和未来生活的文化资源。当涂民歌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不仅演唱形式从村野走上了舞台,记载方式由口头记忆进为书面记载,而且大批精品从当涂走向了全省、全国和海外。
2010年2月5日,当涂县实验学校音乐教师张红燕凭借《请到当涂歌乡走一走》和《唱得绿海泛金波》两首当涂民歌,不仅唱到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而且还一举获得了金奖,把当涂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到了世界。
1954年冬,《打麦歌》被选为全国首批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节目,灌制成唱片,风靡全国。1956年11月,当涂民歌以数量多、质量高,连续参加芜湖地区和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轰动全地区、全省。《熟透的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放牛歌》等5首获省级节目优秀奖,《玉莲子》获省级演出奖。1957年1月,上述获奖节目连同当涂县优秀民歌手赵秀英、汪宗领入选安徽省代表团,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获得高度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赏了当涂民歌的演唱。国家级刊物《民间文学》刊载了《姐在田里薅豆稞》的歌词。
当涂民歌还引起了众多专业文艺团体、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和音乐出版部门的极大兴趣。中央歌舞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安徽省艺术学校、安徽省群众艺术馆、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和著名作曲家时乐蒙、瞿希贤、巩志伟以及著名歌唱家陆青霜、姜志均先后来当涂采风,学习当涂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