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投稿

走红线之 安顺场—泸定桥 纵行川西 追忆大渡河畔的血色行走

2018-08-24 08:35:04 来源:安徽网库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巧渡金沙江之后,红一方面军进入四川,并一路向北,经历了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之后,到达岷山北麓的要塞腊子口。从石棉县安顺场到泸定县磨西镇,是石达开和红军都曾走过的一段路,但结局截然相反。提起红军长征,人们总无法绕开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而说起徒步,这条路也是川西地区最适合实地行走的一段。四川作家董存荣、重庆摄影师乐柏君联袂同行,重走了这段充满传奇之路。PCJ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体验者 董存荣(文字)
人称董郎,一口雅安话,典型四川人。农家子弟,文学学士,本土文化研究者,资深电视从业人。从教从政十五载,电视编辑二十年。爱垂钓,会品茗,徒步驾车,远近偕行。
体验者 乐柏君(图片)
重庆大足人。2012年涉足摄影领域,拍摄内容兼顾山河风光、人文风情。备受各大地理、旅行、摄影媒体青睐的摄影达人。
地点:四川省泸定县城
从清康熙到民国时期,整条大渡河上只有这一座铁索桥。航拍照片中,左侧红军飞夺的泸定桥若隐若现,被右侧的公路大桥抢了眼。红军长征时期,当然没有现代化的公路桥,右侧的城区更是后来不断扩建的。那时的泸定县城只有现在的几分之一而已。今天,扩展了数倍的泸定县城高楼林立,不过,在两岸高山的挤压下,城市仍然显得十分狭小。高空俯瞰视角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渡河汹涌翻滚的波涛。摄影/曹铁

安顺场:从“翼王悲剧地”,到“红军胜利场”

在长江众多支流中,大渡河并非最长、也非水量最大的一条,但因为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浓墨重彩,使之从众多江河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名流”。PCJ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要了解长征历史,不能不说强渡大渡河;要了解大渡河的精彩,就必须走进安顺场。安顺场,原名紫打地、紫大地,不过是大渡河上一个小小的渡口。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的72年之前,几乎是同一时节、同一地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兵败紫打地”的历史悲剧;72年之后的1935年5月24日,被逼上绝路的中国工农红军,却在同样的环境条件面前,上演了“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歌,保存了革命火种。PCJ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中央红军川西段长征路线图

红军拿下了安顺场渡口,当时这里还隶属越西县,是松林土司河道七场四十八堡辖区最大的一个场镇。四渡赤水后的中央红军,一路冲向滇川交界处的皎平渡,过金沙江后进入四川会理,然后经西昌方向挺进川西大地。冕宁是一个节点,红军在此分两路向大渡河进发:东路,由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二师政委刘亚楼,率领红二师第五团及侦察连,经越西夺取安顺场下游一百多里与汉源县城隔河相对的大树堡,造船做筏,摆出强攻汉源,夺取大路攻打雅安的架势。西路,则由先遣军司令刘伯承、政委聂荣臻亲自指挥,在“彝海结盟”之后,沿着小路神不知鬼不觉来到了大渡河边,从马鞍山的垭口如猛虎下山,一举拿下了安顺场。PCJ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安顺场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大渡河在这里有一个由东南向西南的大拐弯,主流集中到东北面的骑虎山山崖下,形成汹涌的激流。对面的骑虎山,是大相岭山脉插入大渡河的一个巨大坡面,壁立千仞,高不见顶。即使能够成功渡河,如何爬上骑虎岗的陡崖,也是巨大的挑战。看完“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里的介绍,我又仔细考察了现场,才弄明白:原来,耳熟能详的“强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简单“横渡”。PCJ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安徽网库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