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民生报道
投稿

金寨县桃岭乡实施“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2023-02-15 11:28:12 来源:金寨县桃岭乡 作者: 责任编辑:刘霞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金寨县桃岭乡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着力在党建理论学习、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培育发展上下功夫、出实招,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党建+理论学习,实施党员富脑工程。桃岭乡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不断提升班子成员及全乡上下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全年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24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周一、周四”集体学习日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乡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全年开展面向农村党员的各类培训及主题教育115次,覆盖党员650余名。扎实推进主题学习,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体学习研讨7次,“以案为戒”集体学习研讨3次,开展党的二十大学习征文评比活动,组织8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收集群众问题316条,现已全部解决。配合人大、政协开展“聚民意 惠民生”“金事寨谈”系列活动,协调企业群众矛盾、解决发展民生事项共计568件,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发动青年干部积极写作,2022年完成县级网站刊登406篇,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皖西日报、新华社等市以上主流网站刊登信息186篇。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360截图20230215112955700.jpg360截图20230215113023868.jpg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党建+队伍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牢固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强化“一岗双责”,打造村干“队伍”。全面完成村委“三个一”队伍建设,配齐8个村特派大学生村官。截止目前,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4岁、村书记平均年龄37.6岁,其中90后村书记4位,村班子大专以上学历占76.47%。建立争先“制度”,实施“赛马工程”。设置“赛马”工程专项奖励资金,对村级综合工作实现月考评、季兑现,激发全体村干部争先创优意识。落实“积分制”管理,对包组村干工作以“积分”的形式在同一序列中比成绩,以积分高低论英雄,充分展示村干部个人能力。加强绩效管理考核,将信访、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纳入每月村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厘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党建+集体经济,落实基层要素保障。抓实村级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除了光伏发电站以外,涉及养殖、种植、制造业、电商等行业,各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各显神通,大展身手。全乡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57.7万元,其中3个村突破100万元,3个村突破50万元,共计有6个村进入经济强村行列。突出作用发挥,建立“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党建网格,抽调党建指导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等担任信息采集员,主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基层党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现。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360截图20230215113110245.jpg360截图20230215113123077.jpg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党建+产业谋划,助力产业提质增效。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理念,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定“一产”基本盘。持续加强茶叶、蚕桑、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兼顾毛竹加工和养殖两个产业,新建一处竹制品加工厂、一处菌药材加工车间和5处养蚕室,实施劳模基地和关山半岛两个茶旅融合项目,争取资金1000万元,建成3000亩高湾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项目,1500亩关山半岛茶旅融合项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创建提升产业品牌,打造“二产”新引擎。2022年,桃岭乡共签约两个项目落户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达2.03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动员900余人到开发区参加企业招聘,共有375人实现稳定就业,超额完成年初目标任务。双招双引实现新突破,激发“三产”新动能。充分发挥区位、文化、资源、生态优势,创新规划“关山半岛—龙潭河—劳模茶园—悬剑山”精品旅游线路,共投入1250万元全面升级关山半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悬剑山旅游接待中心,已规划并即将建设悬剑山、老和尚尖两处民宿,及时完成解放金家寨战斗烈士纪念园选址和规划评审。(刘霞)TeG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金寨县桃岭乡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