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EMBA的同学聚会,久未谋面,席间照例问问大家的新动向,一个同学说刚换了工作,随即递过来新名片,是一家和他原来的公司同行业,但名气小得多的公司,职位也没有高很多,问起跳槽的原因,回答是,去投奔他的前老板。
俗话说“三十岁前靠能力,三十之后靠关系”,跟着老板跳槽的员工不乏其人,带着一群下属走来走去的老板也不是少数,无它,对双方来讲,无非是第一时间选择了“自己人”。几天后,又听说原来柯达的“铁三角”,在零售业,授权经营管理上颇有名气的三位高级职业经理人,在离开柯达若干年后,重新聚首,一起加入一间连锁护肤美容公司,准备大干一场,又是一个机会到来,大旗一挥,找“自己人”来共同奋斗的例子。
职场里的“自己人”,从以前的国企年代,到今天的国际公司,含义从较简单的来自同一学校或同一地区的老同学,老同事,发展到现在的同一种族或操着同一语言的人。而这种用“自己人”的习惯,可以说一直充斥着职场的上上下下,私企往往有成群结队的家里人,老乡,老臣子们;国企有一起扛过枪,下过乡的人;而外企里要找的自己人,则更为复杂,由于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所以只找同学或亲戚变得不大现实,于是广泛意义上的同学——在同一国家上过学,英国系,美国系的;或者老乡——最好是同国家,不行就同一个大洲也凑活,甚至是通常不怎么待见彼此的欧洲各国,也愿意用一些欧系背景的“自己人”。
十几年在外企摸爬滚打的经验总结下来,最喜欢用自己人的当属日本人和台湾人,不但是在公司里倾向于重用和提拔本地人,甚至是代理,供应商等——价值链的上家或下家都喜欢用自己人。所以日本的广告公司,代理商往往随着他们的上家走向全世界,日本公司宁愿等它们一起成长也不愿意找当地成熟了的“外人”。在柯达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服务在婚纱摄影业队伍庞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台湾婚纱影楼们,公司设置的专业影像部,上上下下都是台湾人,毕竟自己人更好说话。
其次是中国人和欧洲人,中国人就不用说,自古以来就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统,我自己眼见的,河南人的公司,不但高层是河南人,连司机也是河南同一个城市的武警学校毕业的;媒体里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北大中文系,武大中文系和复旦新闻系的前辈们在不少平面媒体里做到了高层,中层里的校友们也齐刷刷的不少。
而欧洲人也爱混圈子,其中又以骄傲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为甚,法国公司里的高层罕见其他国家的人,就算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猛涨,上到中国区高层的黄色面孔们,也要么是有法国留学背景,要么就是嫁了个法国人,或者是二者兼有。我所在的意大利公司,十多年前被美国最大的邮轮公司收购,公司主席曾被媒体问及从美国的母公司学到的是什么,回答是英语,虽是戏言,但公司开会时一旦产生激烈争议,语言频道便自动转为意大利语,顿时令非意大利语系的与会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迄今为止,公司的副总裁一级的人马个个是纯种意大利人。
探讨同语系的人用自己人的原因,信任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所以“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是因为在连学历和经历都可以作假的今天,诚信已经成为职场上最大的问题,于是找知根知底的人显得尤为重要,工作关系和其它关系一样,由于大家是成年人,习惯,风格和做事方法业已形成定势,所以相互之间的调整和磨合必不可少,这个过程可能很痛苦,时间可以很长,所以自然而然地,找熟悉的人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省却种种麻烦,相互之间的了解更可以设定自己和对方的期望值,减低因误解而导致的风险。
而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下用自己人,则多半是为了方便沟通。他乡遇故知之所以开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听到了乡音,谈到了熟悉的话题。特别是在东西方的差异之下,东方人比较委婉,客气,西方人则相对直率,像日本人非常少直接说不,他们委婉的的表达常常引起西方人的误会;而我的前意大利老板,当中国客户问起我们刚辞职离开的总经理时,直接地说“他消失了”,其实是想幽默地表述辞职的突然,在善于听弦外之音的中国人听起来,竟然得出了“他们不和”以及“总经理大概不是正常辞职”的结论。因为写email的不当幽默或者是英文不好而导致误解的事件在国际公司里更是不胜枚举。
公司也好,个人也好,大家要用“自己人”,愿打愿挨,无可厚非,但反观在中国发展得好的国际公司,大多数是提倡diversity(多元化)——鼓励提拔和培养少数族群,女性,非主流人才的公司,其原因是,公司任用背景,文化不一样的管理者,可以获取经验和文化的互补,在日益多元的商业社会,可以令公司更有竞争力;或者是提倡localization(本地化)——鼓励用本地人的公司,显然,通过使用本地人,可以令公司的决策更能洞察本地消费者,也避免了因为文化差异而走的弯路。
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用“自己人”里的傻子,还是陌生人里的精英?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种时候,可能是我们抛开狭隘的,一叶障目的“自己人”理论去认真考虑一下的时候了,毕竟,现在的陌生人,也可以在某一天变成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