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坐月子是产妇应享有的“特权”
“坐月子”是民间的通俗说法,很形象。不说站月子,也不说卧月子,而说坐月子,因为承受负担的主要是坐骨。月子初期半坐半躺,后期则坐坐走走,还可训练腹肌,但主要过程是靠着枕头或褥子坐,这种姿势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坐月子是任何产妇都应当享有的。产后妈妈的生殖系统需要修复:包括恶露的排泄,产道损伤及剖腹产刀伤,子宫的恢复等。这一修复过程一般需要6周以上,如果生产过程中由于失血、疼痛、用力、药物等导致身体虚弱,产后喂养孩子消耗精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
产后不要过早从事劳动
月子,医学上叫产褥期。产褥的褥字,指坐卧的垫具,可见产褥与坐月子本意是相通的。产后体虚,不注意调养的话易得月子病,月子病的特点是迁延不愈。
笔者见过一些特别勤劳的女性,因产后过早从事体力劳动而不幸丧失了劳动能力。所以,一定要警惕月子病。生活条件不同,月子病内容不尽相同,城里产妇易得产后抑郁症、失眠症、厌食症、乳腺炎、甲状腺炎;农村产妇易得头身痛、关节炎、子宫下垂等。前者可能与情绪、意识、精神状态有关,后者则可能与受风寒及过早从事体力劳动有关。
坐月子注意居住、饮食等因素
居住环境中适当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很重要,既要防暑热,也要避免太潮湿或太干燥。对产妇危害最大的还是风寒,因为生产过程消耗较大,抗风寒能力下降。不仅疼痛性疾病与受风寒有关,感染性疾病也与之有关。
病原微生物有的是外来的,更多是自带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细菌库,很多细菌等微生物是机会致病因子。免疫力强时,相安无事;免疫力低时,寒冷便会夺走身体的热量,人体就极易感染。
饮食上注意寒热与营养平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优先,到了炎热季节,对于热性体质的人来说,虽不完全禁止冰激凌、冷饮之品,但最好少吃为妙。如果恰逢寒冷季节,更当以温性食物为主。寒性体质者尤其应注意警惕寒凉食品。合适自己的水果可直接食用,消化不良者则需适当加工后再吃。不要盲目进补,如红参对寒性体质的人有益,而对热性体质有害,后者可用西洋参之类。另外,麦芽糖等食物有回乳作用,故产后哺乳期应忌食。
坐月子也要“与时俱进”
陋习不是恶习。有人说“坐月子是种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陋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话有一定道理!陋习是因生活条件简陋而形成的习惯,是贫穷时的生存智慧。如果生活条件好了,也应与时俱进。
在凄风苦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产妇对风寒非常敏感,需要采取各种保暖措施,如紧闭门窗,厚衣裹头等 。旧时墙瓦透风,加上纸糊的窗户,即使关闭门窗,室内与室外几乎一样冷。现在生活条件好的地区,尤其在炎热地域或季节,这么做就不合时宜了,就属于极端和教条。不过防风寒的主旨未变,如注意不要直接吹电扇和空调,不宜过度食用生冷;刷牙宜用温水而不要用冷水。如室温舒适,产后一周后可用温水洗头或淋浴。
有人认为,坐月子中出现的“愚昧行为”是中医造成的,并大肆宣扬,这完全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的灵魂思想是阴阳平衡,主张饮食起居要符合平衡的原则,同时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讲究中庸,不走极端:防风寒,讲究寒温适度;防七情,讲究心情舒畅;防偏食,讲究营养适中;防劳伤,从坐坐躺躺过渡到功能训练,最后恢复正常。
生活环境不同,坐月子的方式有异,不求千篇一律,只要掌握产后调养的要点,就可达到目的,即恢复好身体功能,并照顾好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