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3月28日,全国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安庆举行,现场放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1万尾,放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2万尾。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副主任黄晓发、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王林、安庆副市长周建春、市政府副秘书长石留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永生参加活动。
今年3月28日是第五个中华鲟保护日。中华鲟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江里出生,海里长大,与恐龙同时代,距今至少1.4亿年,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保护中华鲟是共抓长江大保护,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行动。此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和安庆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大观区、迎江区协办。
为更好推动中华鲟保护工作,增殖放流后,还召开了中华鲟保护及监测工作研讨会,来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科院、中国水科院长江所、浙江海洋大学、中华鲟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安庆共谋中华鲟未来保护之路。
据了解,中华鲟和胭脂鱼是长江水生生物的旗舰物种,是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中华鲟及胭脂鱼的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扩大中华鲟及胭脂鱼的增殖放流规模是恢复野外种群数量、重现生物自然繁殖的重要保护措施,对于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王钦慧 潘兴贵 审核: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