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近日,在大观区海口镇红星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忙着收获新鲜蔬菜。春节临近,大观区海口镇3000多亩蔬菜种植基地,每天有紫花菜、包菜、莴笋等20多个品种的无公害本土蔬菜5000多公斤上市供应。同时,蔬菜基地在及时储运冬季蔬菜的基础上,加强春韭菜、大蒜苗等春季蔬菜的田间管理,确保春节前后市民菜篮子丰富多样。
为保障春节期间蔬菜供应,大观区多举措抓好冬春蔬菜生产,积极应对节日市场供应压力,保障百姓的“菜篮子”更丰盛。一是稳面积增产量,制定在田农作物应对强寒潮天气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实地、微信等方式指导菜农提前做好设施大棚防风固棚、保温管理等,抓住晴好天气有利时机抢播抢种,稳定蔬菜种植面积,保障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目前,辖区在田蔬菜面积0.57万亩,同比增幅10%以上,本地上市蔬菜品种20余个,市场生鲜蔬菜供应充足。二是大力推广蔬菜种植和田管适用技术,不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专家为蔬菜种植大户授课培训,参训110余人次。三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蔬菜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加强莴笋等时令蔬菜水肥管理及早春茄果类蔬菜秧苗培育,服务指导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15家,服务菜农13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0余份。
近年来,大观区依托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稳步推进传统农业经济向城郊型现代农业经济转型,加速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家,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1家,形成了430亩红星生态“天启源”牌国家级绿色蔬菜标准化产地,580亩金大地“冠仁”牌国家级绿色蔬菜标准化产地,2000亩“皖河口”牌丝瓜、韭菜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基地。优质蔬菜产地面积8000亩(含蔬菜钢架大棚1000亩,水生蔬菜2000亩),年产优质蔬菜总量3.2万吨,产值1.26亿元。广大蔬菜种植户积极响应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引入水肥一体化等现代科技及各类机械作业,蔬菜种植产业持续增产、增效,蔬菜种植户也从中尝到甜头,实现不断增收。(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吴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