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喜洋洋农业聚力打造农旅融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安徽网库讯:四月,春光融融,芳草茵茵,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季节。4月20日下午,合肥市喜洋洋现代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迎来60多位“小客人”,他们来自庐江县郭河镇福元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他们在老师们引导下,走进田野开展“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踏青寻芳多彩自然,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同学们,中国65%的人以水稻为主食,你们知道水稻是怎么从一颗种子演变成秧苗的吗?”在研学课堂上,授课老师以视频教学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稻的分布、分类和生长环境,讲述水稻从萌发到幼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成熟的生长过程,让同学们了解水稻育秧、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等主要农事活动,探寻水稻“前世今生”和“一粒米诞生”的艰辛历程。
“水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能将低处水输送到高处的灌溉工具;木犁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用于田地翻土……。”下午3时,大家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参观了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展览馆,馆内摆放的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施肥机和珍藏的犁、耙、水车、风车、脱粒机、石磨、石臼、石磙、木锨、稻箩、笆斗等老农耕器具,引起孩子们极大兴趣和求知欲望,工作人员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耐心细致讲解了小麦从播种、除草、收割、晾晒、磨粉到制作成馒头的过程,传授“春生、夏荣、秋收、冬藏”科普知识,让同学们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艰辛。
“未想到平时妈妈给全家人做的米饭和馒头,竟然要经过如此多的生产工序和很多人劳动付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树立“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的消费理念,将勤俭美德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吃多少,拿多少,不剩饭,不剩菜,不攀比,争当“光盘达人”,以自己言行带动家庭,影响社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活动中,同学们还前往学生劳动实践区,观摩植保无人机施肥操作演示,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分成6组饶有兴趣地移栽豇豆、辣椒和西红柿,大家或领取工具、或用锄挖宕、或扶苗围堰、或提水浇灌,团结合作,干得热火朝天,完成栽种后,用标签写上自己的姓名,带回学校,用心养护,等待开花结果,体验“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喜悦成果。
“行程之前,学校老师要求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劳动实践中,同学们对照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度体验,之后还会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外出学习教育我们支持。”陪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的家长委员会刘女士对劳动教育的主题设计、活动品质以及实施效果,表达了由衷的赞赏。
“把课堂搬到阳光下和田野中,对中小学生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在出力流汗和动手实践中,养成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在合肥市喜洋洋现代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王宜坤看来。“世界之大,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去学习、思考、解惑,作为庐江县首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体验不一样的课程资源,感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是最好的成长路,行走的梦想在脚下,最好的学习是实践,最美的课堂在田野。(庐江县郭河镇:朱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