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正在被损毁的巢湖滨湖湿地。
近日,安徽巢湖水华再次爆发,在室外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巢湖水域高温与恶臭并存,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而这,也成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安徽省时关注的焦点之一。
7月29日下午,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时指出,2015年巢湖最大水华面积321.8平方公里,占全湖面积42.2%;2016年水华最大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占全湖面积的31.2%;2017年一季度,巢湖湖体总磷浓度和富营养化状态指数同比均呈上升趋势。
问题呈现于水面,根源在岸上。督察组发现,安徽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存在薄弱环节,在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破坏滨湖湿地、违规侵占湖面、大量污水直排入湖河流污染量大等问题。
督察要求,安徽加快巢湖治理保护,对于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国务院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安徽省水利厅对巢湖日常管理严重缺位
7月29日下午,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组长朱之鑫通报反馈意见时说,“督察谈话中多数同志反映,安徽省一些领导干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对自身肩负的环保责任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环境保护法治意识淡薄。”
朱之鑫说,《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后,条例规定的有关要求基本没有落实,甚至仍然大量违法开发建设。
2011年,安徽省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整体纳入合肥市管理,并成立安徽省巢湖管理局,以便对巢湖实现统一保护监管,但由于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监管不力,体制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在履职方面,一些部门和地方工作不严不实。督察发现,安徽省水利厅虽然组织开展过入河排污口排查,但对全省入河排污口底数不清,日常管理严重缺位,大量入河排污口长期超标排放。
巢湖74万平方米滨湖湿地成为建筑垃圾消纳场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原有湿地较多,是保护湖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第一道屏障。
但近年巢湖湿地锐减,已无法发挥调节水质、保护生态的功能。
督察组发现,巢湖约94.8万平方米滨湖湿地遭破坏,其中74万平方米湿地成为建筑垃圾消纳场。
朱之鑫通报说,2016年合肥市滨湖新区违法审批,损毁防浪林台湿地,将14万平方米防浪林台用作建筑垃圾消纳场。“防浪林台内湿地已被渣土填平,完全丧失了生态功能。”
合肥市滨湖新区建筑垃圾3号消纳场正是巢湖滨湖湿地。
滨湖新区还将派河口天然湿地违规用作建筑垃圾消纳场,已倾倒土方约50万立方米,占用湿地60万平方米。另外,渡江战役纪念馆西侧湿地也陆续被土方填埋,损毁湿地约16.8万平方米。
违规侵占湖面,约2000亩湖面被旅游开发
2017年4月27日至5月27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对安徽省开展环保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见。
澎湃新闻注意到,反馈意见中指出的安徽环保四大主要问题中,巢湖流域水环境问题占了其中之一。除破坏滨湖湿地外,违规侵占湖面问题较为突出。
2013年合肥市实施巢湖沿岸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将原本连成一片的湿地从中隔断,预留部分区域作为滨湖新区旅游码头用地。
2014年又以实施滨湖湿地公园工程名义,在近两公里的湖岸违法建设“岸上草原”项目,还以建设防波堤名义围占湖面,以保护之名,行开发之实,其中约2000亩湖面已经用作旅游开发。
此外,十五里河、南淝河和派河水质长期劣Ⅴ类,3条河流入湖污染物巨大。
“2013年立项的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迟迟没有建成,导致每日约6万吨生活污水直排。南淝河流域长期没有实施有效的雨污分流,加之管网大量错接、漏接,流域污水处理设没有发挥效益。派河流域的肥西县污水处理率不足30%,大量污水直排,主要支流潭冲河和王建沟水质逐年下降。”朱之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