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目前,将全区禁捕范围禁捕区域进行划片,对岸线进行划段,设置为5个网格执法小区13个单元网格,配备乡(镇)级负责人19名,村级负责人15名,专业执法人员12名,协助巡护员26名,村级护鱼员31名,共同组成禁捕执法网格单元,具体负责开展本辖区禁捕水域日常巡查工作,形成‘渔政执法人员+镇(村)负责人+协巡员+护鱼员’的专管和群管力量,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切实打通禁捕执法监管‘最后一公里’。”,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飞说,随着乡(镇)、村网格员到位,全区“十年禁渔”区、乡(镇)、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构建完成。
为进一步做好禁捕网格化管理工作,大观区先后印发了《关于抓好“禁管保”进一步加强禁捕退捕工作的意见》《大观区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聚焦提升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多方联动管理等,构建区、乡(镇)、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
禁捕网格责任到人,推进精细化管理。按照“定人、定格、定责”要求,建立完善网格员职责清单,网格单元对个人网格负责,网格小区对本辖区内所有网格负责,形成网格化管理全链条责任体系。
水域网格智能监控,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新增光电监控11个,其中长江干流5个,皖河水域6个,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大观区共设置安装高清光电监控点31个(其中卡口监控点5个),对全区长江、皖河岸线进行实行7*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基本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快速反应—依法处置”的信息化与网格化相融合的高效联动机制。2023年1-6月份,辖区累计查获渔业违法违规案件86起,其中90%以上案件均由光电监控平台发现。
禁捕网格监管有力,形成多方联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渔政信息中心平台作用,构建以区禁捕办牵头负责禁捕网格化管理,乡镇(街道)按职责协同推进的监管体系。
下一步,大观区将完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巡查工作台账,采取检查、抽查、暗访、通报等方式,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