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植树节,我们社会各界在白杨林场义务栽植红橡树共计1300多棵,栽植的红橡树胸径6至8公分,株行距4米*5米,大水大穴,成活率100%。场里又借助国家支持的65万元,修建灌溉设施直接从马井沟提水沿渠浇灌.现在的一颗树的成本大约是60元到80元, 10年后,这样一棵红橡树能长到胸径25厘米,价值1万元/棵,你算算这100亩红橡树林的价值是多少。红橡树不仅有观赏价值,更多的是经济价值,更有的是社会价值,更大的是生态效益。”这是驻着双拐的赵明坤场长一边督促马井沟提水项目工程建设,一边高兴的向笔者介绍道。
种下一棵“初心树”,写下一句“初心语”,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红橡木树上初心语,红橡木树下我和你,让年轮见证“初心”,让岁月映照“坚守”。这是蒙城县国有白杨林场党员贺宁在学习党史上笔记本上的心里愿望,更是他在场工作的心得体会。
今年48岁的贺宁原本是宿州市泗县的有志青年,怀着对林业的特殊情怀,1991年7月有幸被蒙城县国有白杨林场招聘为工人。通过自己的勤学好问和踏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是综合服务科长,主要的业务就是信访和林业管理。”他说“我处理最难忘的信访就是,张洪友进京上访的事。2019年10月份,那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张洪友因为女儿是场里招聘的临时工,因为机构改革变动,要求场里赔付‘五险一金’的诉求,开始的时候,张洪友思想钻死牛角尖,不能听进任何的劝说,我往返各级部门找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文件依据,沟通思想,亲自帮其咨询律师和权威专家的政策解读,最终张洪友自愿写息访保证书。自己也能睡个安心觉了。”他还饶有兴趣的向笔者介绍林业苗木管理的经验:我们苗木幼苗从不打除草剂,都是用人工除草和小型机械除草相结合,这样不会伤害苗木;像现在红橡木树下种植的花生有70亩左右,全部利用土杂肥和人工除草,秋后收获的花生就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贺宁提起场里决定“三白一花”立体种植模试,即在红橡木树、紫薇树、大叶黄杨树、金森女贞树、日本红枫树、桂花树、杜仲树等幼苗树下育无絮杨苗、种白芍、种花生,利用杜仲叶喂山羊。他向笔者介绍这样的一个故事:在支部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时,是党员和场领导开展“我为林场发展献计策的”大讨论的结果。3月份场领导到无锡常州等地“取经”,并积极邀请江苏大学教授来场实地考察论证这个“三白一花”的课题。也就是在育无絮杨苗的地块,因小雨田埂路滑,赵场长脚踝扭伤,但是在这两个月的受伤中,他依然坚持在林场工作生活。赵场长对我们说的最多就是“我们林业育苗季节性太强了,错过了,就是一年呀,我不在这,在家里养伤心里也不踏实······”
“相信大家齐心努力,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共植“红橡木树”重温“百年党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逐梦前行,用“绿色”发展建设美好家园,把国有白杨林场建设成苗木花草基地,林业基地,蔬菜基地和天然氧吧。10年后红橡木树林一定为成为林场最靓的名片。”白杨林场党支部卢伟书记在党史教育学习会上发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