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我这13只羊,个个都是宝贝疙瘩”。记者来到王陈香家时,他正在羊圈内喂羊,幸福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脸上绽放,记者数了一下,圈内大小羊共计13只,有几只大羊吃饱了后在互相追逐玩耍呢,好像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快进屋,快进屋,下雨了,记者随他走进屋内,提起他家脱贫的事,他掩饰不住的开心在脸上流淌……
“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帮扶了我,最终脱贫还是要靠自己,我有信心把今后日子过得更好”!秋雨绵绵,凉风习习。10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蒙城县漆园街道唐集村邓寨庄采访“羊倌”王陈香时,憨厚老实、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王陈香如是说。
王陈香56岁和妻子卫之玲都是肢体三级残疾人,有两个儿子,以前就靠几亩薄地过日子,因肢体残疾,外出务工没人要,加之两个儿子上学,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为此,他成天神情沮丧,好像矮人一节似的……
2014年经识别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贫困户后,通过街道、村及帮扶干部不定期入户走访谈心,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存在的问题,鼓励其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王陈香不负党和政府精准扶贫好政策的恩泽,他鼓起勇气,在上级产业扶贫政策感召下,他决心养羊脱贫致富,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场地、没有资金买羊怎么办……得知消息后,帮扶干部、村党委书记邓超积极协调农商银行办理了3万元小额贷款,帮助其建了羊圈、买了母羊及饲料,开始走自己的“羊倌”大道,同时栽植了2.6亩梨树,经过努力,王陈香于2016年底光荣脱了贫。
现在王陈香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他家养了羊,栽植了果树,种植、养殖年收入2万多,两个儿子已长大成人,都在外地打工,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王陈香夫妻俩深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道理。现在政策好,养羊有“钱”途,不能再“等、靠、要”了,“扶贫"就是“扶勤”,我要主动脱贫致富,咱不给政府再添麻烦,下一步将扩大规模,发“羊”财,走上奔小康的“羊馆”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