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如今的好政策。以前在家种地收入微薄,现如今我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让我自己挣到钱了,也让我们村的其他贫困户跟我一样挣到了钱。”蒙城县王集乡庞沟村佩荣家庭农场的李佩荣满怀知足和感激地说道。在过去只有靠政府救济才能生活的贫困户,现在通过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成为一个家庭富裕的农场主了。
李佩荣的爱人吴贤华先天听力残疾,患有长期慢性病--高血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长期的辛苦劳作,李佩荣也患上了冠心病。一家的生活全靠几亩土地,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基本家庭开支。
在2014年的时候,李佩荣一家经过申请、评议等程序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民政救助、健康保障、残疾补助等扶贫政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面对如此的好政策,在无数个深夜人静的时候,李佩荣确失眠了,好强的他不甘心就这样做一个贫困户,他该怎么办,身体不好不能外出务工,在家能发展什么产业,他不断思考着自己的将来。
在听到扶贫干部入户宣传产业扶贫特色种养奖补政策以及近年来“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治理政策后,李佩荣经过一番思量,决定流转土地搞农作物、蔬菜、瓜果、家禽等特色产业。说干就干,他首先在家里的地里开始了西瓜试验田,养殖小鸡、种树,经过一两年的经验积累,终于有了一定技术储备的李佩荣决定扩大生产。
而不断关注着李佩荣家产业发展的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不仅多次来到他家帮助他谋划发展,详细介绍产业扶贫政策,而且并且为他办理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启动资金。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佩荣开始了养鸡、种瓜、种树等一系列的产业发展。
有了政策的帮扶和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李佩荣信心更足了,他承包了附近村民将近165亩的土地,专心开展发展养殖+种植综合产业。他变得比往日更加勤奋,不分昼夜的奋战在田间地头。有付出就有收获,2019年的时候,李佩荣种植的165亩地,产值达20多万元。
李佩荣有一颗火热的心,虽说自己已经脱了贫,但处处还是想着未脱贫的人,在他需要聘请人工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本村贫困户,尽量多的帮助贫困户。庞沟村陈寨庄的贫困户王淑梅因为孩子上学,加上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无法外出打工,在李佩荣的邀请下来到家庭农场打工,照顾了家人的同时,每个月还能拿到1500左右的工资。
“我能有今天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乡村两级干部以及帮扶责任人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如今我脱了贫,我希望别人也能脱贫,不希望我们这个地方永远穷下去。”目前,李佩荣的家庭农场已聘请了15名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人。
“虽然他的梦想很简单,但我们坚信他靠着勤劳的双手,朴实的情怀,明天一定会更好。”王集乡庞沟村的扶贫干部王亚运满怀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