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每天凌晨4点,二级肢体残疾人刘好善就把浸泡好的黄豆放在电磨机里打成浆,再过滤出豆腐渣,经过煮、点、压等工序,一直忙到上午8点才把豆腐做好,从选料到装盒销售,全由刘好善一人在轮椅上完成,长达4小时……日前,记者深入孙沟村扶贫采访,“轮椅豆腐刘好善”如是说。
“脱贫无捷径,勤劳坚韧是关键。”在“庄子故里”安徽省蒙城县漆园街道孙沟村有这样一位脱贫户,他虽然双腿不能走路,但从不怨天尤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奔向幸福生活。他就是轮椅上的脱贫先锋一一刘好善!
意志坚强,遇到挫折不气馁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时间回溯到2008年11月26日,刘好善像往常一样把加工好的豆腐一户一户送上门,从唐集返回途经国道237白场段时,被一辆飞速而来的拉猪的飞彩机动三轮车蹭倒在路边,司机驾车逃跑,后经好心的路人打120电话,刘好善被送到了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住了2个多月,花费5万余元,命保住了但落下了下肢瘫痪,从此轮椅上生活。
当他听医生说“一辈子坐轮椅”、“永远不能走路了”的时候,刘好善大脑一片空白,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整整一天没吃没喝,一句话也不说,当时万念俱灰,死的念头都有,“我倒下了,家里今后的日子怎么过,上高中、初中的两个孩子怎么办,多种困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决心重新站起来。
正当刘好善对生活失去信心,陷入困境的时候,2014年,经识别刘好善家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来了,处村干部来了、帮扶责任人也来了,残补、残护补、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光伏收益分红、小额信贷等扶贫政策得到了落实,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面对“贫困户”这个称呼,刘好善一时难以接受,他想起了手术后醒来时女儿说的话,“爸爸,你急然不能走路了,但你人还在,我们就有家,就有爸……”
刘好善脱贫致富的渴望日益强烈,脱贫、脱贫、脱贫,我要脱贫……身体残疾了,我无法选择,但是我有健康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生活就压不倒我,我就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将日子越过越好。在党和政府及帮扶干部的精准施策下,刘好善以残疾的双肢向贫困发起了挑战。
他和妻子王新芳重新操起了豆腐加工业,为了适应操作,第一件事就是坐在轮椅上练习加工豆腐的整个程序,一天下来,腚磨出了几个水泡,女儿心疼地哭着说,“爸,不要折磨自己了,我不上学了,我外出打工挣钱……”听到女儿温暖的话语,刘好善哭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刘好善在轮椅上能顺利完成从泡豆、打浆、滤渣、煮、点膏、压实等环节,一干就是4小时,每天80斤黄豆的豆腐,销售到板桥镇及本地大超市,月纯收入5000元左右。
默默坚守,豆腐“磨出”致富路
辛苦归辛苦,但我就是想靠自己的能力吃饭,不能因残疾贫困而拖累政府,拖累社会。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刘好善说,“赶上新时代,有了好政策,但是脱贫致富关键还是靠自己!”有了国家的扶贫政策的帮扶,自己更要起早贪黑干好活,才能真正的发家致富……烧锅一定要烧开,否则豆腐容易变质。
点膏要把握时机,点老了口感不好……每天夜里人们都还沉浸在梦乡时,刘好善就开始忙活起来,烧锅、点膏、压制成型……一道道工序下来,一块块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出来了。每天加工80一100斤黄豆,泡豆、捞豆、打浆、抽渣、煮、点膏、压制、装筐、清洗纱布整个过程要持续4个小时,冬季加工150一200斤黄豆要干7个小时。
“最难熬的日子过去了,如今女儿已大学毕业,在南京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儿子在蚌埠学院上大二,刘好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坐在轮椅上,刘好善豆腐坊里磨出脱贫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