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理羊舍、给羊添饲料、下地割草,忙的不亦乐乎。是忙不假,可心里特别舒服,乐意干,不觉累,它们是我家的钱袋子,呵呵!”82岁邓秀英乐呵呵地说。
日前,记者在蒙城县小涧镇齐山村党总支书记徐建亮的陪伴下,采访了82岁的“角尺大娘”邓秀英,当记者询问她还存在什么困难时,勤劳朴实的邓大娘说:“前几天,我卖了10只羊,收益9900多元呢,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困难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家改变了贫困面貌,走上了脱贫路”。

邓秀英是齐山村许西队已脱贫户,由于丈夫许敬本体弱多病,儿子又是智障人,因此家中较为贫困,2015年齐山村进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邓秀英家经政策识别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进入贫困户后,县镇村帮扶干部、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经常上门走访宣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找其谈心,嘘寒问暖,教育该户重拾生活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致富,走访中,发现该户家中有2只羊,帮扶干部在屈膝谈心中了解到该户有扩大规模养羊的意愿,就鼓励该户养羊脱贫,镇村帮助申请了4万元小额信贷,用于买母羊产仔羊,育肥羊促增收脱贫,2017年底脱贫。

县帮扶单位团县委、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不定期登门拜访,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助制订帮扶方案,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在各级干部、帮扶责任人洛关心支持下,邓秀英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但“贫困户”的头衔都始终像巨石压在心头,决不能只等政府帮扶过日子,如今,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有什么理由“等要靠”,只要勤劳,就能增收脱贫。
坚决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虽然我已82岁了,但不我不服老,也没有办法服老,2019年5月老伴因病去世了,不能因老伴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儿子是智障人,“耄耋之年”的邓秀英说,我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在镇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的引导帮助下,邓秀英坚持养母羊产羊羔,育肥羊,自繁自养,每年都有20多只商品羊出栏,她家的养羊从2只发展到了40只。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能在外面自由放,只能圈养,午秋收获季节,她就到处拉作物秸秆用于喂羊,因长期劳动腰椎间盘突出病越来越重,邓秀英老人腰弯得像豆芽似的,但邓大娘脱贫信心十足……
据齐山村党总支书记徐建亮介绍,邓秀英是个勤快人,能干,也是个热心人,她脱贫不忘贫困户,通过自己几年的养羊经验,带动了姜蔡庄贫困户蔡怀荣、周文华等贫困户养羊走上了脱贫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邓秀英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说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