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安徽网库讯:蒙城县双涧镇:陶春霞,绽放在扶贫一线的“铿锵玫瑰”

2020-06-18 09:11:57 来源:蒙城县扶贫开发局 作者: 责任编辑:朱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安徽网库讯: 6月14日上午,烈日炎炎,记者一行来到蒙城的东大门一一双涧镇扶贫采访,气温虽然30多度,而在马洼村七奶庙村民组75岁的低保贫困户家里却传出一丝丝凉意,只见一位40来岁的妇女在打扫卫生、拾掇房间、帮老人洗衣服,按“五净一规范”有序摆放物品……她就是双涧镇马洼村“最美扶贫小组长”陶春霞。
 
2.jpg
 
   陶春霞自担任扶贫小组长以来,她用脚丈量民情,用实干书写了一曲精准扶贫的赞歌。被当地干群誉为“绽放在扶贫一线的铿锵玫瑰”。
   
   知村情,晓民意,真情实意谋富路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扶贫工作必须知根知底,她担任村扶贫小组长后,把走访群众,听取意见、掌握基础情况作为做好工作的第一步,她不定期深入所包村民组,跟贫困群众拉家中里长外短,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住房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向同行虚心学习工作经验,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找准“突破口”。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所包七奶庙村民组、许井村民组、马洼村民组26户贫困户,每户有多少人、各有什么特长、有多少土地、有什么特长、老人有什么病、孩子上几年级,这些情况陶春霞都了如指掌。对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她总是一户一户分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思考,然后向村两委提出解决意见。
   
   埋头做,踏实干,真心服务促脱贫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法宝。在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忘记接小儿子放学已成常态,她把有限时间、精力投入到七奶庙村民组贫困户“五净一规范”工作中,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她就亲力亲为,庙西村民组低保贫困户高登海已75岁高龄,有脑梗死、高血压等慢性病,儿子还是肢体残疾人,不能参加体力劳动,需常年服药。
 
   陶春霞就不定期登门走访,帮助打扫卫生,洗被子、拾掇房间,到药店拿药,庙西村民组低保贫困户张立安的母亲已80多岁了,患有冠心病,干什么都不方便,陶春霞就把大妈家当作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家中打扫卫生、洗衣服、拾掇房间、买药等当作自家的事来做……
强服务,暖民心,倾心服务促发展
 
   “三夏”秸秆禁烧时期,正是扶贫“二十看二十问”整改“回头看”关键时刻,陶春霞按照上级要求,两手抓,两不误,按村里分工,村组干部都要到所包网格值守,实行24小时值守,轮班吃饭,陶春霞在抢收完自己的庄稼后,每天坚持值守,家中两个女儿上初中,儿子上小学,每天只能见一次面。
 
   “三夏”大忙,精准扶贫“夏季攻势”开展如火如荼,她按照“二十看二十问”反馈的整改问题,走村入户开展全覆盖遍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逐一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住房安全等,针对整改中出现墙壁断裂等问题,陶春霞自己和灰粉刷整改,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确保整改见底清零。
 
   “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扶贫小组长,她时刻提醒自己,虽然职位普通,但它是神圣而光荣的。她时刻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谋谋福利,甘当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尽力所能,设身处地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每一位扶贫干部的初心。陶春霞一直把“勇于吃苦、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精神作为座右铭,默默地奋战在扶贫一线,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人的初心使命,宛如一朵绽放在扶贫一线的“铿锵玫瑰”。

    TT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蒙城县扶贫开发局 责任编辑:朱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