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今天晨会主要内容就是 十二名扶贫小组长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继续两人一组,一是摸排从外来人员,做到每天零报告,二是继续走访贫困户,做好今年的贫困户扶贫措施,做到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特别是针对教育扶贫措施的落实……蒙城县岳坊镇牛王村党委书记王保飞这样在晨会上要求。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生不能到校上学,急坏了家长。
因为好多的贫困户家长文化不高,弄不懂上“网课”电子产品的操作,只能期待着扶贫小组长上门走访摸排时帮忙。我们的扶贫小组长就挑起了上“网课”的校外辅导员担子。
图一 扶贫小组长戴杏丽和葛书良辅导贫困户郁李建孩子郁耀静上“网课”
廉艳兰自去年8月份被聘任为牛王村扶贫小组长以来,不仅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态度上和蔼可亲。抗疫值守路口卡点主动报名,末梢信息网格统计主动上门登记,并志愿做网格长。这位外来的“媳妇”2014年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嫁到牛王村李井庄,就以勤劳能干热情得到乡邻的好评。
虽然当初因为追求“爱”从涡阳县马店镇嫁到只有初中文化且是贫困户的李保保家,但是她的勤奋和执着的态度慢慢的改变着这个贫困家庭。一边照顾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和长年患病的公婆,一边还要为家庭的致富操劳。
“妈妈不出门,妈妈陪宝宝……”三岁孩子的呀呀呓语让这位善良的母亲强忍着泪水“推开”孩子继续自己的走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走访得知李井庄贫困户李季家的孙子李数已读初三,李数的父亲因病早逝,母亲改嫁他乡,年近古稀的李季夫妇不懂如何操作“网课”更不会辅导孙子的学习,扶贫小组长廉艳兰和赵侠就担起这份重担。
每天走访到李数家的时候都问问,今天遇到哪些学习上的问题,并现场通手机查询解决孩子遇到的“疑惑”。当走访到贫困户李明华家时,发现李明华儿子李志飞上五年级不会应用数字电视上“网课”,李明华时刻照顾精神残疾的妻子,没有“能力”管教孩子的上学,廉艳兰主动帮助孩子找好播放“网课”的亳州农村频道,并调试好声音和画面。看到孩子从愁眉头到露出笑脸,她和赵侠同志才继续走访下一家。
“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松,脱贫攻坚工作一刻不能等,农业农村工作一刻不能停”的当前工作的整体指导意见,牛王村12名扶贫小组长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对220户560人贫困户正在紧张有序的制定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尤其是52户的74个贫困孩子,上九年义务教育的“网课”一刻也不能耽搁。据岳坊镇党委副书记赵耀同志介绍:岳坊镇共计有扶贫小组长83名,其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48名,扶贫小组长的文化水平高,不仅能把握好扶贫政策不走样,落实“一户一方案”措施精准到位,还能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