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淮北市宋疃司法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十项举措实施公共法律服务惠民零距离。
一是兑现为民服务承诺,展现作风教育的成果。全所干警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察民情、访民意、问民计、解民忧、助民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当好法制宣传的“扬声器”、弱势群体的“保护神”、浪子回头的“引路人”、促进和谐的“润滑剂”。
二是开展法援大宣传。以“弘扬法制精神、转作风惠民生”为主题,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标语、板报、网络、报刊为载体,大力推行法律援助套餐,深入基层、深入社区、街道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确保辖区形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诉求、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是建立网格化组织。该镇以宋疃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载体,在各村居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3个,形成了一张无死角、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四是畅通服务渠道。在做好当面申请的同时,积极推行电话申请、微信申请、网上申请和法律援助人员上门受理申请等多种服务方式,做到让人民群众申请不出乡镇,咨询不出家门。
五是上门服务。对于老弱残疾、孕妇、儿童、农民工等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开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
六是简化援助程序。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进一步简化了法律援助申请、审查和受理程序,对于经济困难证明只要出具有关证明或证件即可;对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纠纷的法律援助申请,免除了经济状况审查;对情况紧急或即将超过仲裁、诉讼时效的法律援助案件,一律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
七是排查援助纠纷,了解群众的担忧和困扰。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的基础作用,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对群众担忧、安全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对排查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八是集中矛盾大化解,消除群众的担忧和困扰。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认真梳理、合理分流,分包到人,采取“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多种职能手段,利用“大调解”机制,有效化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处理在萌芽、把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建设美丽烈山保驾护航。
九是服务监督并举。建立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制度、案件跟踪制度、案件投诉、回访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有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有效维护了“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的良好形象。
十是有效控制案件舆情。充分利用法律援助直接接触基层困难群众的特点和优势,认真开展法律援助舆情分析工作,引导群众正确理解法律,理性对待纠纷,为党委、政府依法妥善处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提供决策服务,促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一年来,宋疃司法所共接待登记、受理公共法律服务1156件,宋疃法律服务所办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368件,案件跟踪回访368件,非诉讼案件788件,在上述案件办理过程中五宋疃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无一人被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