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为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落实监管责任,防止发生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等情况,烈山司法所多举措强化社区矫正管理工作。
规范管理,落实“双八”制度。为强化日常监管,建立一人一档,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严格采用身份证签到考勤,执行报到、请销假等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增强其法治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防止“双八”成为摆设。
严格监管,强化人员定位。近年来,为做好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手机定位监管,在社区矫正室安装远程监控,对重点监管人员佩戴电子腕表进行24小时定位。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管控模式,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微信群,对在矫人员随时使用微信定位、位置共享等手段进行抽查,实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向情况。
走访到位,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要求,对全镇社区服刑人员、其家属、村委会逐一进行走访,全面了解其近期动向,形成家、村、所三联动管理模式,便于日后教育监管;对严管对象加大走访力度,每月进行两次思想谈话,以谈心的方式教育和感化他们,并与手机定位、微信抽查等情况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特殊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有效管理,执行考核奖惩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日常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针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经教育不改的,给予书面警告并记入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