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近年来,大观区以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通过项目带动和资金扶持,加快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园区整合、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升级。按照“统筹规划、区域布局、综合治理、分步实施”的要求,截止目前,示范区累计投入资金约2.6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达亿元,带动民营资金投入达1.6亿元,修筑水泥路32公里、衬砌沟渠63.04公里、输电线路7公里;修建桥梁52座、过路涵799座、灌溉站22余座;整理节水灌溉设施687亩,示范区内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基础设施格局。示范区通过龙头企业生产投资,建造连栋温室4座,面积23亩,搭建冬暖式大棚20亩,钢架大棚2500亩,频振式杀虫灯60盏,精养鱼塘增氧泵200台套,蔬菜保鲜冷藏库120m3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装备。
二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规模化产业基地。依托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实行全域空间布局,扶持建设农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旅结合景点等,突出科技、基地、品牌、生态“四大建设”,建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目前,示范区入驻农业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组织120余家。涵括了果蔬种植、苗木花卉、甲鱼养殖、农家乐、科研等多种领域,形成了以红星生态、金大地、金隆园等公司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永强禽业为代表的番鸭养殖基地;中盛粮油进出口公司为代表的芝麻等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美好甜园公司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园基地及西江水产公司的特种水产西江养殖基地。示范园区企业 “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达91.8%,“皖河口”丝瓜、韭菜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三是营造好正向激励氛围,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整合省市涉农财政资金,制定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相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据初步统计,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入驻的企业有16家是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企业创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9个、有机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40余种。
四是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采取“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广大农户联结在农业产业链上,既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又解决农户与市场脱节问题,提升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目前。示范区核心区面积已达1.2万余亩,按照产业为本,创新为魂的发展理念,带动周边农户3000多户,人均增收7500元。(单位: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拟稿:潘兴贵 联系电话:189569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