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库讯:俗话说,“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发光”。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办室工作人员内科支部宣传委员邓克明同志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一路走来,一路高歌,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
投身国防终无悔
1992年邓克明高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工委一名军人,在军营里,他积极学习,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凭着一股不服输,永争第一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凭着过硬的政治觉悟和军事训练水平无数次出色完成了部队首长交给的任务,受到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转眼间五年过去了,邓克明掌握了一系列过硬的本领,于1997年12月光荣地转为志愿兵,2000年12月成为兵役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士官,在战士们心里,他是年龄最老的老班长,工作最踏实的老实人,专业最精湛沿排头兵,是首长眼里的“放心人”。
由于他成绩卓著于1996年9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邓克明参加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塔架建设,为中国航天员升入太空科研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先后多次受到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司令部后勤部评为“优秀党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2005年7月,告别了12年的军营,邓克明光荣转业。
献身医服谱新篇
2005年9月,邓克明通过民政局安置考试,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分配到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由部队向医院职工角色转变的人生舞台上,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特质,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进入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近14年来,邓克明先后在“120”急救中心、药剂科、党办室等工作,无论走到哪里,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干什么工作,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他发扬黄牛爬坡不藏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015年被评为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先进个人”,2018年被县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黙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立足本职创一流
2005年12月医院人事科分配邓克明到“120”急救中心工作,2008年调入药剂科工作,成为大输液仓库保管员,工作中,憨厚、朴实、积极肯干、能吃苦耐劳且勇于担当的邓克明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很快地成为了科室骨干。
2018年10月,邓克明调入医院党办室工作,肯学善写的邓克明先后在《亳州晚报》发表新闻30余篇,在《中国廉政建设网》发表新闻20多篇,《小岗村参观学习之行一一感想》荣获蒙城县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三等奖,“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能没有知识”,这是邓克明的座佑铭,在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4年来,他先后在急诊科、药剂科、党办室工作,频繁的岗位变动,他从没说一句怨言,相反,邓克明却把每一次调动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一次全新的提升自我学习机会。
乐于奉献勇担当
邓克明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关心时事政治,认真学习了党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思想,主动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他常说,奉献爱心不在地位高低,不在钱财多少,不在力量大小,哪怕是举手之劳的帮助,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份阳光,多一份温暖,多一份和谐,只要心中有爱,人人可作为,爱的奉献无止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帮扶乐土镇屈庙村贫困户卢洪义,每月坚持登门走访。
邓克明乐善好施,尽管自己经济不宽裕,只要单位、社会有灾难需要救助,他总是义不容辞上前,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如: 单位有位同事患癌症,他在自己捐资的同时还动员战友伸出温暖之手,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他积极捐款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奉献了一片爱心……邓克明认为,只要在工作中能为同事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才会踏实,不善言辞的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服务职工聚合力
弘扬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邓克明作为一名普通的医院职工,既没有较高的文化,也没有超人的智慧,但他有不甘平庸的钻劲和敢为人先的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普通职工的高大形象。
也为同事们树立了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忘初心,不断砥砺前进,在医院服务这一大舞台上加倍努力,“奋斗是新时代的最强音,也是追梦人的目的地”,我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一名永远的奔跑者,永远的追梦人,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回报医院,回报社会,做一名新时代的追梦人,立足本职,服务永远在路上!邓克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