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围绕我省“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主题,由全国“扫黄打非”办组织,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6家中央新闻媒体记者将深入安徽合肥、滁州等地县区开展为期4天的集中采访。
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扫黄打非”进基层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我省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纳入民政部门城乡社区治理督查,通过借大势、用平台、善融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长效。近日,在全国“扫黄打非”办评选出300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中,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目前我省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均建有“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拥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4654个有条件的学校、景点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此次中央媒体在皖采访活动中,采访团将到合肥市包河区、瑶海区、肥西县以及滁州市琅琊区、来安县,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等基层一线,通过召开座谈会、察看“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观看“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我省“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
采访中,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的燕筱晴表示,安徽省把“扫黄打非”真正落实到了基层,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自发自觉维护相关法律和要求,成效显著。“有害和非法出版物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必须重拳整治,安徽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把‘扫黄打非’的相关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一些地方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要点和日常管理规范,大大增强了基层群众‘扫黄打非’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