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安徽 > 聚焦安徽
投稿

作风建设“爬坡登高”更需咬定青山

2017-10-10 14:52:5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国庆中秋假期,在游客爆满的黄山,直达索道站的“特权车”没了,“贵宾通道”早已改为应急通道,当地对外接待重要场所的某徽菜名店无一单公务接待……媒体“两节”期间的这则报道,让人为之欣喜。黄金周期间,记者探访多地,所到之处风清气正。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廉节之风满江淮,既是节前发信号、节中勤检查的成效体现,也是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三十条”要求,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的必然结果。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中国大地涤荡起激浊扬清的强劲之风,经过近5年不懈努力,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党再塑自身形象的“第一行动”,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亮丽名片,净化了党风政风,提振了党心民心。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调研增效、会议“瘦身”、接待“减负”……广大党员干部觉得解脱了、舒畅了,可以把精力用在多干实事、更好服务群众上。公款送礼基本刹住、公款旅游销声匿迹、公车私用难觅踪影,以往那些“神秘会所”不再“可望不可进”、很多高档酒店悄然转型大众消费……群众看在眼里,为之高兴,为之叫好。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的民情民意电话调查显示,近95%受访者肯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成效,超91%受访者对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执行有信心。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作风建设,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最期盼的是保持长效。毋庸讳言,当前也有一些问题令人警醒。比如,随着规矩越来越明晰,监管越来越严格,惩处越来越严厉,“禁区”“红线”确实极少有人敢踩,但打“擦边球”的想法并未完全杜绝,违规逾矩的现象时有所见;一些不良作风看似消失了,但有的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有的打起“游击战”、玩起“躲猫猫”……凡此种种,既是侥幸心理、不良作风惯性使然,也有责任落实压力传导不到位的原因,还有制度体系尚不完备的因素,务必紧抓不放、锲而不舍。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至今,不仅有效整治诸如“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顽瘴痼疾,也为进一步抓好作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解决隐形变异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以上率下,全体行动一盘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带头贯彻执行,不打折、不变通,以行动作号令、以身教为榜样,为党员干部树立标杆,才能形成强大的“阵雁效应”;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向党中央看齐、以党中央为标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紧抓落实,才能确保上下一体同心、齐抓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抓铁有痕,从严执纪动真格。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风正纪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坚持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做到严丝合缝,才能防止跑、冒、滴、漏;敢动真格、精准发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才能不断强化知畏知止、收敛收手的压倒性态势。以点带面、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切入,专项整治、从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突破,铁面执纪、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真正让纪律规矩成为“铁条”。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标本兼治,在“常”“长”上下功夫。“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作风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健全制度来祛除,“坚持破立并举,注重建章立制”“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因此,要重视顶层设计,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破题,持续细化措施、完善政策配套,不断扎紧织密从严约束、切实管用的制度笼子。与此同时,还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善于用改革的思路除积弊,用创新的方法解难题。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事实上,越是取得成绩越要“乘胜追击”,越是爬坡登高越要“咬定青山”。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才能保持作风转变的良好势头。bhB安徽网库 地方门户新闻站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安徽网库”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安徽网库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 技术服务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安徽网库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9 皖ICP备19011896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202601110号